河道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护岸工程是河道生态智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保护提防免受冲刷、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在河道治理工程中要考虑生物的多样性,为水生两栖动物创造栖息繁衍环境,这样做既有利于保护河道的水生态环境,又有利于提高水体的自净化能力。
日本盘田市古川河道整治的特点是:正常水位以下的护岸衬砌采用预制混凝土鱼巢结构,提供鱼类等水生动物的生存空间,这种 护岸形式值得推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理念,首先是回归自然的治水思想,恢复和提高河道的基本功能,尤其是维护水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链,以提高水体的自净化能力;其次是以人为本的治水思想,以满足人类活动的需求。
日本米之津川护岸形式:水下异形块鱼巢,为鱼类等水生动物提供生存环境;两端斜坡为两栖动物上下岸提供生存空间。这种保护水生动物的护岸工程值得我们借鉴。在河道整治工程实施中,结合当地实际,合理选择河道护岸工程的结构形式,尽可能维持河道天然断面形态,尽可能采用自然土质岸坡,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和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创造条条件,保护河道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环境。若河道两岸需砌筑,则尽量采用毛石护坡或迎水面砌筑异形块鱼巢,维持鱼类等水生动物的繁育生长。
水生动植物是水体的净化器,湿地是城市环境的肾。在河道整治中,要恢复水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链,既要做好河道的生态护岸工程,又要保留必须的湿地和水面。美国阿肯色河和我国的扎龙湿地等,通过治理和补充水量,保住了宽阔的水面,使水体清澈透明,水鸟飞翔,鱼类潜泳,两岸水生植物和陆生灌木错落有致,营造了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这是一个美丽、自然、和谐的生态大环境。
河道整治并非是河岸硬化、河堤固化,关键是要恢复和改善河道应有的自然功能,尽力减少工程带来的负面作用。如何减少工程带来的负面作用,日本静冈市阿多古川、浅烟川整治工程措施值得我们借鉴,由 于这些工程的河岸边坡较陡,故采用木桩、木桩加毛块石的工程措施。这种护岸工程既能稳定河床,又能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避免了混凝土工程带来的负面作用。
筑坝是河道整治的主要措施之一。通过筑坝,抬高水位、拓宽水面,增加蓄水量,以满足城乡生产、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的需求,改善水生态环境。同时,也要为水生动物留足回游的通道,提供良好的栖息生存环境。常用拦水坝类型有翻板坝、浆砌石坝、混凝土坝、橡胶坝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