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人类生生不息的通道
河道整治实践范例
生态河道篇
景观河道篇
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工程
项目背景
建设规模
建设要求
2003年度实施计划
对策措施
各地通讯
双层河道设计断面图
河道断面篇chapter on cross section of the river courses

  河道具有行洪、排涝、引水、灌溉、航运、旅游等功能,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设计不同的河道断面形式。本篇收集了国内外一些典型的河道断面形式,主要分为四类:复式、梯形、矩形、双层等。

  复式断面 适用于河滩开阔的山溪性河道。枯水期流量小,水流归槽主河道。洪水期流量大,允许洪水漫滩,过水断面大,洪片头主型断面水位低,一般不需修建高大的防洪堤。枯水期可充分开发河滩的功能,根据河滩的宽度和地形、地势,结合当地实际,开发不同利用的功能。如滩地较阔宽,一般可开发高尔夫球场、足球场等大型或综合运动场;河滩相对较窄,可修建小型野外活动场所、河滨公园或辅助道路等。河滩的合理开发利用,既能充分发挥河滩的功能,又不因围滩而抬高洪水位,加重两岸的防洪压力。

  梯形断面 占地较少,结构简单实用,是农村中小河道常用的断面形式。一般以土坡为主,有利于两栖动物的生存繁衍。河道两岸保护(或管理)范围用地,有条件的征用,无条件的可采用借田租用等方式,设置保护带,发展果树、花木等经济开化县城市防江堤林带或绿化植树,防止和按边坡耕作,便于河道管理,确保提防安全。

  位于城镇等人口集居地周边的河道,在绿化河岸与设置道路时,其合理的布置能充分体现河道安全、休闲和亲水的功能,营造人水和谐的人居环境,提高城镇的品位。

  平原河道堤防高度一般不高,设计中可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考虑挡土墙与河岸景观相结合,采用不同形式和造型的挡土墙,突出水景设计,掩盖堤防特征,使人走在堤边而又无堤之感觉。

  山溪性河道通常洪水暴涨暴落,高水位历时短,流量集中,流速大,对沿河堤坝、农田冲刷严重。堤防断面型式可采用矮胖型断面,允许低频率洪水漫坝过水,确保堤坝冲而不垮,农田冲而不毁。这类堤防可称之谓"防冲不防淹堤防"。

  矩形断面 以防洪为主要功能的农村河道,地方基础冲刷严重,可采用松木桩基础,投资省、整体性能好、抗冲能力强。城市绿化与水环境治理相结合的河道护岸断面图

  平原河网水位一般变幅不大,河道断面设计时,正常水位以下可采用矩形干砌石断面正常水位以上采用毛石堆砌成斜坡,以增加水生动物生存空间,削减船行波等冲刷,有利于堤防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若河岸绿化带充足,采用缓于1:4的边坡,以确保人类活动安全。这种断面一般适用于城镇乡村等人居密集地周边的河道或航道。

  城镇建设与水环境治理相结合,突出亲水生态,打造"景观、休闲、安全"的水环境,使河道整治工程与两岸景观融为一体,与城市文化、风格、历史、人文相协调,提高城镇的品位,改善人们居住的环境。

  双层河道(上层为明河,下层为暗河)断面 通常适用于城镇区域内河,下层暗河双层河道设计断面图主要是泄洪、排涝的功能,上层明河具有安全、休闲、亲水等功能,一般控制20cm左右的水深,河中放养各种鱼类,河道周边建造嬉水喷水凉亭等休闲配套设施,是孩童嬉水玩耍的好地方,也是老人健身养心的好场所。城镇区域内建双层河道,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亲水性,可提高河道两岸人居环境和街道的品位,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治水理念的体现。


 
制作单位:浙江省水利厅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