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OXINGMINJIN  2015·3


 

我国尚有589个县成为特教学校空白县
建议教育部尽快填补


  

  绍兴民进会员、绍兴市越城区人大代表、绍兴市聋哑学校副校长 单多英反映:近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15《教育蓝皮书》指出“当前特殊教育还存在中西部残疾人义务教育机会不足、特殊教育资源布局不合理、残疾学生的家庭负担偏重、特教教师责任重待遇低、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亟需扶持”等问题。据调查,我国目前仍有589个人口在30万以下的县没有特殊学校(前一时期,在国家教育部支持下,基本实现了30万人口以上的县独立设置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目标)。目前这些地区无论是特教行政管理、特教专业人才、特教经费及特教辅助用具等资源都非常匮乏,当地残疾学生的义务教育面临很大的困境。
  残疾人教育受到关注和保障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和文明发展的重要尺度。当前我国特殊教育已初步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阶段的教育体系,从类型上具备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残疾人受教育机会不断提高,从数量上讲,特教学校总数持续增长,从1978年的292所增加到2013年的1933所。特别是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残疾学生在校人数从1949年的2000多人增加到2013年的36.81万人,增加了155倍。
  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的财政体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特殊教育经费总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已达到97%以上;1998年至2011年间,我国特殊教育学校投入从8.4亿元增加到76.7亿元,略高于同期教育经费增速。应该说国家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广大人民有目共睹。
  但以上对特殊教育的优惠政策极大部分体现在我国发达地区,而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特殊孩子受教育程度堪忧。据2013年底统计,我国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8.4万人。未入学的学龄残疾儿童中有80%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其中河南(7948人)、湖南(5839人)、江西(5234人)、四川(4436人)及新疆(4183人)等地较多。
  为了体现教育的公平性,保障特殊孩子“在蓝天下共同成长”的教育权,建议国家教育部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的扶持力度,尽快填补“589个特教空白县”这一空白。特提出如下建议:
  1、设点布局,创办特殊教育学校。建议由这些特教空白县所属地市牵头,开展广泛的调研,给相邻几个县合办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招收这几个县内的特殊儿童少年入学。
  2、资源优化,让特殊孩子随班就读。对部分特殊孩子较少的县,可以由该县教育局牵头,安排这些孩子们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并加强对这些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无障碍设施等的建设,为残疾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便利。
  3、制度落实,给予师资经费等的保障。各级各类行政部门要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大力提升我国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水平,切实保障所有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在这些地区的特教学校、特教班开设中,要在场地、经费、师资、设施设备等方面给与全力支持,使特殊教育“特”而不“疏”。(《浙江民进信息》2015年第110期采用,并报民进中央、省政协和省委统战部)

   

返回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