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OXINGMINJIN  2015·2


 

郁郁岩上松,潺潺月下泉
――记民进绍兴文理学院支部原主委王松泉教授

□吴从祥

   不管是身边生活中的人,还是学术圈中的人,对于王松泉教授都既熟悉,但又不了解。前者往往将王松泉视为一位平凡的老师,而后者则往往将松泉尊为一位卓越的专家。老师与专家的合一,平凡与卓越的合一,才构成了看似平凡实则不凡的完整的王松泉。

  一、艰难成长
  王松泉,1941年9月出生,父亲是一位私塾先生,7岁进入其父亲创办的培英小说,11岁进入柯桥中学,15岁时因成绩优秀而保送进入绍兴稽山中学读高中。1958年,王松泉又以成绩优异而选任为绍兴华舍镇民办中学教师。其后王松泉先后在华舍镇民办中学、阳嘉隆中学、钱清中学等学校任语文老师。这一干就是23年,王松泉已由17岁的少年转眼成为一位40岁的中年人了。在这漫长的23年中,王松泉并没有让自己沦为教书匠,而一边教学,一边提升自己的知识和业务水平。在任中学语文老师期间,王松泉先自学完了高中的全部课程,并考上成教高师,一直坚持学习了4年。1966年将毕业之际,却因“文革”爆发而被迫中止。直至“文革”结束后,才补得一张函授大专文凭。这清贫而漫长的基础教育工作却为王松泉后来的学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如果没有二十多年的中学教学经验,他又怎么编得出《初中语文板书集》《高中语文导读图示全集》《中学语文板书图示全集》等实用性极强的著作呢?
  1981年,年已40岁的王松泉调入绍兴教师进修学校,开始了其人生的又一段砺炼历程。新的岗位意味着新的战场。从此,王松泉由教育实践而转战于教育理论。为了提升自己的理论,1984年他考上了成教本科,并提前修完了全部课题,却放弃了本科文凭。1986年,王松泉参加了国家教委委托东北师大举办的全国第一期语言教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研讨班。这个培训班一直被语文教育界誉为“黄埔一期”。在众位名师的悉心培养之下,王松泉系统地学习了众多语文教育课誉为程,科研水平获得大幅度的提升。进修归来之后,王松泉继续自学了语文教育各种相关的理论,广泛阅读了大量的哲学、心理学、文学、史学等著作。1988年,王松泉因教学和科研各方面成绩卓越而调入绍兴师专(即后来的绍兴文理学院),成为一位高校教师。这是王松泉一生是的又一重大转机,从此王松泉投身于高等教育与研究之中。学术名师指点和勤奋刻苦,使得聪颖灵慧的王松泉如虎生双翅,在短短的十余年间,他创造了众多让人惊叹的“奇迹”。

  二、创造辉煌
  就在许多人抱怨自己出身不好,基础不好时,王松泉以自己巨大的成功向世人昭示:人可以改变一切。在短短的十余年高校教学和科研过程中,王松泉教授勤心劳力,不断创新,不断开拓,硕果累累,著作等身。据初步统计,王松泉教授共出版专著12种,主编全国通用教材7种,各种教学用书30余种,在《新华文摘》《人民教育》《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以及《光明日报》等杂志、报刊上发表学术数百篇。在短短的几年间,王松泉教育开创板本书、语文教育板书学、阅读教育学等众多新的学科,出版了众多“第一”的新学科研究著作,如《板书学》《语文教育板书学》和《阅读教育学》等。不仅如此,在阅读教育学、阅读教材论、语言教育心理学、中国语文教育史、语言基础教学论、语文教学原则论、语文教学方法论、语文教学艺术论、语文教育版本学、语言主教学技能研究、学法指导研究等诸多教育领域颇有成就,先后主编《语文教学技能训练》《语文课程教学技能》《语文教学心理学基础》《学科素质教育艺术论》等教材,发表《论语文教育中的四大关第》《语文素质教育基本规律探讨》《语文教育学学科大系构思》、《我是“语文派”,主张“素养论”》《语文教育学学科大系构思》等高质量、广影响的学术论文。
  王松泉教授不仅是拓荒者,也精耘者。在高校工作十余年间,他不仅开拓了众多教育研究新领域,而且在教育学众多领域取得了众多让学术界不能忘却了研究成果。20世纪80~90年代,语文界的“工具”和“人文”两派互不相容,争论不止。王松泉一篇小文《我是“语文派”,主张“素养论”》一锤定调,给持续数十年的学术之争画上了句号。王松泉教育首先厘清了“语文――语文学科――语文学科课程――语文学科课程教育――语文学科课程教育规律”这一体系链之间的种属关系和依存关系。在长文《语文教育学学科大系构思》中,王松泉对语文教育学学科的体系作了详细阐述。他认为语文学科教育学应包括一般语文教育学、语言教育学、文学教育学、文章教育学、语文教育心理学、语文教育哲学、语文教育美学、语文教育社会学、语文教育技术学等十多分支学科,由这些学科可以建立起大约一百五十六门的相关具体学科。他编撰语文教育学著作多种,为语文教育学发展作出让后人难忘的贡献。他努力追求“学法教法化,教法学法化”,创造性地提出了“板书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主兼式教学法”等。他首创了蜚声教坛的“具有认知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板书学”他成了我国板书学研究无可争议的权威。多年来,王松泉教授任职于绍兴文理学院,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诸多方面,颇多开拓,实现了20余项“零的突破”。他创立了第一门省级重点学科,第一门优秀省级重点学科,第一门省级精品课程,组织建设首名“全国先进集体”。

  三、声名远扬
  王松泉的卓越教学与科研成就得到了人们的肯定,各种名誉和奖项如同雨点一般落到了他的身上。1987年,他被评为全省教师进修学校系统最年轻的高级讲师。1999年获教育部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全国本科优秀教师奖”,2001年教育部授予他“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06年获首届“教学名师”终身荣誉称号,2008年被列“绍兴市创业创新30年风流人物”。他先后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中国教育学会优秀专著一等奖、浙江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优秀重点学科奖、省政府教学成果奖、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研究成果一等奖,全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绍兴市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共计百余项。《阅读教育学》、《阅读教材论》姊妹编分别荣获中国教育学会建会15周年和20周年学术成果最高奖,两次成为全国本学科系统荣获这一最高奖的唯一得主。同时,这两本书被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研究会及会刊评为语文类“影响中国20世纪的教育大著”。他先后被载入《世界名人录》《世界文化名人辞海》《世界优秀人才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物辞典》《中国高等教育专家名典》《中国当代教育家辞典》《浙江古今人物大辞典》等。
  王松泉为华中师、杭州师大、浙江师大、安徽师大、扬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兼职教授,硕导。多次主持全国、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评奖,应邀到20余省、市、自治区高校和报告会讲学。长期被作为“封面人物”、“追踪访谈专家”、“著名学者”、“中华语文名家”、长年约稿专家等广泛宣传。中师范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曾专设“语文三家村”专栏,每月刊发王松泉教授以及王希杰教授(著名语言学家、南京大学博导)和毛志成教授(著名写作理论家、首都师范大学博导)文章。湖北大学《中学语文》杂志曾开设“王松泉语文教学思想研究”专栏,连续刊登众多研究王松泉教育思想的学术论文主。部分高校研究生将“王松泉教育思想”作为研究课题,2003年浙江电视台播出反映学术经历的专题人物纪录片《教育界的“奇葩”王松泉》,2006年获评首届“教学名师”,2007年学校作为重点课题立项拨款研究“王松泉语文教育思想”(研究本校教师的首门课题)。《绍兴晚报》以“创新创业30年风流人物王松泉”为题,报告了王松泉教授的光辉业绩,文章称他是中国语文教育界的“奇葩”,称他的著作是“影响中国20世纪的教育大著”。

  四、无私心肠
  十余年前,经友人引见初次见到了王松泉教授,当时他已经退休好几年了,但看上却一点儿也不老。经过多年的交往发现,王松泉教泉教授不仅具有一流的才学,还具有一流的人品,清正廉洁,热心好助。
  十余年前,他创建了民进绍兴文理学院支部。在其呕心沥血培养之下,绍兴文理学院支部发展成为了全国优秀支部。在他的魅力召引下,众多优秀人才汇聚于民进支部。目前文理支部虽仅十余人,却大多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他以支部为家,支部成员以他为家长。他处处为支部着想,支部成员多多得益于其帮助与提携。他以民进支部为平台,培养了众多后进,让他们一个个进上重要的工作岗位。
  十余年以来,王松泉一人独立承担了民进支部的大半工作,一直默默地奉献着。每一次会议的召开,每一次活动的开展,每一期简报的编辑,每一项支部的荣誉,无不凝聚着王松泉的许多心血。几年前,既然王松泉已经从主委的领导岗位退下来了,但他依然一如既往地承担各项工作,支持民进支部发展。每年献一计,他不少;每年一篇报道,他最好;每年一读书心得,他最早;每年一篇论文,他最高。
  一句话,如果没有王松泉,就没有民进文理支部的诞生和发展,就不会今天的辉煌,更不会有明天的更辉煌。
  最后祝王松泉教授,身如南山岩,老当益壮,越发年轻;名如北涧泉,源远流长,愈加远扬。(作者系文理学院支部会员。本文多参考曹颖群等主编的《王松泉语文教育思想研究》一书,特此致谢。)

 

   

返回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