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OXINGMINJIN  2014·1


 

走近避暑山庄

□杨晔城


  
  汽车在蜿蜒的高速公路上奔驰,车窗外是绵延起伏的燕山,只有不时闪过的一丛丛红叶是如此艳丽,空气中似乎还能闻到阵阵馨香,带着探秘皇家行宫的好奇,在一个秋意渐浓的季节,我来到承德避暑山庄。
  “到了,避暑山庄!”群山环抱中,一座高敞宏伟、朱柱红轩的城楼建筑居高临下出现在视线里,高台耸立,楼在台上,台托楼高,好似长龙盘踞青石,楼就似这龙口中吐出的玉珠,精光闪闪,镶嵌在燕山腹地。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始建于一七零三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八十九年,与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据说三百多年前康熙相中这块风水宝地,并非单纯为了盛夏避暑,主要还是出于安邦定国的长远考虑,绝没料到自己在做一项空前绝后的旅游工程。
  站在山庄宫殿区前,尽管这里只占山庄极小部分,却是大清国紫禁城外的第二个真正意义上的最高决策中心。从写着汉、满、蒙、藏、维五种文字的丽正门入内,出人意料的是,宫殿区没有黄瓦红墙、巍峨壮观的宫殿,只见一栋栋青砖素瓦、古朴淡雅的“民居”,错落有致地静卧在这片青山绿水中。庭院绿草如茵,松槐参天林立,碧空如洗,蓝天白云触手可及,丝毫没有深秋的萧瑟,一如春至般生机勃勃,仿佛来到一处聚族而居的江南大户人家,和我故乡绍兴的那些名人故居很有几分神似。不知谁说了句:这里没有雾霾,诸位尽量多带走点鲜氧。于是感慨良多,收回四处寻宝的眼神,集体吐故纳新,把避暑山庄“装”入日渐污染的五脏六腑。
  这里更像是一个风流倜傥的文人居所。每栋房子的名字是主人自己取自己题的,澹泊敬诚、万壑松风、四知书屋、烟波致爽……每个地方都有出处,皇上处理朝政、批阅奏章、更衣小憩、就寝生活,连皇太后居住的地方也叫松鹤斋,闲适的雅致野趣,浓郁的书香墨韵,这些引经据典的名称成为道道美景的点睛之笔。山风送来阵阵凉爽,触景生情,徜祥在大自然的无限春色之中,抒发人生的顿悟,世俗的烦忧渐渐被稀释,想必主人早已忘却了自己的身份。
  皇上自然不为衣食住行忧虑,这里是货真价实的“皇家一号”超级会所。与居室内外那些尽显“地大物博”的奇珍异宝相比,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一座外表显得普通陈旧的“红屋”,它就是相当于金銮宝殿的山庄主殿——“澹泊敬诚殿”,这殿不饰彩绘不上油漆,不用重檐不见琉璃,一字排开的大殿全部用原色原味的“木中皇帝”金丝楠木构筑,历经岁月沧桑,仍如同一位风采依然的素面佳人傲世独尊。在当时劳动条件落后的情况下,修筑这座“金字塔”不知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而我以为托物喻志才是乾隆爷不惜工本打造这座“精神圣殿”的本意,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在替世人开出一副驱散心灵雾霾的良方!
  经过几处曲径通幽的小道,眼前出现一排低矮的平房,一块黑底黄字的牌匾赫然在目,上书“慈禧居处”四字,原来这是“老佛爷”慈禧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三间一楼一底的小平屋,“主子”的吃住、接待、办公全在里面,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是一套毫不起眼的二居室,放在当时大概也只能算个小家碧玉的闺房吧,如果不是特别注明根本无法找到。站在屋前,一句“房子豪华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的俚语跃上心头,难道飞扬跋扈的“女皇”内心深处也向往简单真实的人间生活?
  兀地突发奇想,当地旅游部门苦苦寻觅全年旅游旺季良策,倒是可以考虑“纯净”破题,打造纯美自然、纯美人生的主题,民安则国泰,想必游客将会欣然前往。(作者系市直文艺支部副主委,绍兴鲁迅纪念馆办公室副主任)

   

返回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