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会孟建新副主委反映:车辆安检与尾气检测并联运行大大方便了车主,群众拍手称好。但由于我市车检社会化工作推进缓慢,唯一承担市区(指越城区,下同)车检的袍江车检站虽然拥有5条安检线(已投入使用4条,其中2条大车线,2条小车线),但从目前运转的情况来看,面对数量庞大的市区车辆,仅此一家的“垄断式”检测已暴露出不少问题。
一是供需矛盾突出。2013年市区车检数为105844辆(按复检率35%计算),2014年车检数在116428辆左右(按车辆应检数每年10%比例递增、复检率35%计算)。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规定,每条安检线年检测能力最大为2万辆,即便启用预留安检线,袍江检测站也难以承受近12万辆左右的检测量,况且车辆应检数每年还在以10%的速度递增,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车辆排队检测已成常态,车检成为车主既耗时又费力的头痛事,反响强烈。
二是“垄断”检测弊端多。市区车检由一家公司垄断,其服务效率偏低等垄断所必然产生的问题也就在所难免。如,泛滥成灾的非法中介问题,虽多次打击,但却屡禁不止,不仅严重损害了车主的合法权益,也“误损”了公安机关的形象。
三是人为增加车主成本。市机动车排气检测站位于袍江汽车城,不少车辆前往检测时要穿越整个城区,不仅增加了车主的检测成本,还可能成为交通拥堵的因素。
据了解,不少地方早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三条有关“对机动车的安全技术检验实行社会化”的规定,积极推行了车检服务的社会化,服务效率和社会效益大大提升。为此,孟建新建议:
1.根据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大市区”格局,做好机动车检测定点规划。可由市公安局牵头,会同市发改委、环保局、质监局在市区东、南、西方向的合适地点,新建集安全技术和尾气排放检测于一体的综合型检测站,方便车主就近送检,提高市区车辆检测能力。
2.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推进车检社会化的落实。新建检测站要形成多元投资主体,打破垄断经营局面,通过市场竞争,为社会提供更好服务。
3.加强行政执法,严查弄虚作假和违规行为。一方面,各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对车检机构的执法监管,发现检测机构弄虚作假等行为,要按规定处理;另一方面,行政执法部门要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公开违规违纪举报方式,及时查处执法队伍中的害群之马。(绍兴政协社情民意信息2014年第5期录用,并专报市委常委、市公安局长刘国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