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OXINGMINJIN   2011·3


 

今天,我们需要什么

□ 陈伯怀

       一
  现在在公开场合讲理想信念,有人会认为是作秀,在私下谈这个话题,会认为是另类,“这年头,谁还信这个”,不少人如是说。
  要说现在人没了理想信念,也不然。只要是人,都会有所追求,区别在于它是崇高还是庸俗。人的价值取向大致有这么三种:一种是“只顾小家不顾大家”。这种人把追求个人享乐作为人生唯一目标,“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什么国家的、集体的都不如自己好来得重要实惠,甚至为实现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公共利益。如果这也可以称之为理想信念,也是“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语)。第二种是“既顾小家也顾大家”。这种人在个人奋斗中,客观上也为社会做工作,“兼顾型”的往往也有社会理想,在个人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没有矛盾时也能“相安无事”。但这种人常常患得患失,在关键时刻,比如面临生死考验、受到利益的诱惑、个人利益得不到满足或需要做出某种牺牲时,往往会“原形毕露”,难怪古人有“忠孝难全”的感叹。第三种是“为顾大家宁舍小家”。这种人能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的和个人的关系,当发生冲突时,把国家的、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即使抛弃个人生命、财产也在所不惜。这正是无数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面临着很多问题和困难,但最大的问题和困难是缺乏共产党人所具有的崇高的理想和信念。理想信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一旦千百万有信念的人团结起来,就会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事业,90年建党史充分证明了这个道理;理想信念对于一个人来说,同样重要,拥有理想信念,就会提升思想境界,具有强大的内心,就会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一个人具有理想信念,得益的不仅是国家,最大收益者可能恰恰是自己。
       二
  树立理想信念,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理想信念是基于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之上的。对于今天许多人来说,我国近代的百年屈辱史和共产党九十年的奋斗史是了解不多、理解不深的,需要通过重温历史,从充满血与火的历史事实中感悟先辈的崇高理想和献身精神,增强历史责任感。
  理想信念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理想信念不是凭空想象或被说教而形成的(凭空想象或被说教形成的理想是不能持久的),人们总是首先了解社会并对社会不同现象有客观的认识,才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看法,尤其现在的年青人越来越把社会现实来与理论对照,然后作出选择。所以需要对国际国内形势作实事求是的分析比较,只有对现实社会了解得全面、深入,才能产生理性的分析判断。
  理想信念是在尊重规律、顺应形势基础上的深思熟虑。马克思曾经深刻指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是基于良好的主观愿望的空想,而是建立在严密的科学论证基础的必然选择,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但现在这方面的宣传显得很无力,要么照本宣科,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或者说不能把先进理论“翻译”成老百姓语言;要么是自己都不信,或者自己都不甚了了,以其昏昏,如何使人昭昭?前不久一位西方学者出版《为什么马克思是正确的》一书,反驳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可谓言之凿凿;一位资深银行家说:“我在华尔街待的时间越长,我就越确信马克思是正确的。”西方学者专家都理直气壮地讲马克思主义,倒是社会主义国家,宣传自己的主义显得乏力,岂非怪事。
  理想信念是社会奉献和个人追求的有机结合。“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语)。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如今社会有趋向务实化和理性化思想特征,需要以人为本的理念,既强调义务,又讲权利,既提倡奉献,又尊重个人的追求,逐步引导人们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和个人追求结合起来,在实现国家、人民利益同时体现个人的价值。
        三
  理想信念既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行动。
  理想信念作为口号喊一喊,只要不是作秀,似乎也无妨,但仅仅停留于此,有否理想信念又有什么区别?也许理想信念看起来很不切实际,也许有些事情可能难以实现,但只要不懈努力,它将有可能实现,至少,得到的结果将比什么都不做要好得多。
  理想信念需要社会氛围。良好进取的社会环境能给人们提供持续、潜在的影响。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宣传模范先进人物,他们有理想有道德,比一般人伟大、完美,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思想教育群众,让人们效仿,要比一般讲道理更具说服力、感染力。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拜金主义,以至于造成这么一种表象,讲实惠讲享受都是真实的,讲理想信念都是虚伪的,这就使得宣传典型精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显得尤为迫切。
  理想信念需要个人的理性。举国体制决定了它可以用正确的手段对宏观环境进行调节和引导,但人的价值观念往往受身边的习俗风尚所支配,所牵引,以求自身和周围环境的依附顺应,这时最需要个人的理性。理性意味着选择,不被“同化”。英国泰晤士河畔有一块墓碑,刻着一个神甫的墓志铭,意思是他年青时梦想要改变世界,改变自己的国家,改变人们,但是,到老都一事无成,最后终于顿悟了一个道理:首先应该改变自己,以身作则影响家人,也许下一步能改变周边的人,再后来能改变国家,甚至可以改变整个世界。我无从考证这个墓志铭的真伪,但它寓意深刻,发人深思。一个以“造就自己”为信念的人,改变的不仅仅是自己,其必将对周围的环境乃至社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这难道不值得我们这个说教盛行的社会反思吗?

   

返回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