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OXINGMINJIN   2011·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南
加强民主党派的思想建设

□ 王松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南,毫无疑问,也是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指南。作为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力量,民主党派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自己,加强思想建设,以便与中国共产党一起,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南加强思想建设,就民主党派来说,特别需要夯实先导的思想基础,避免常见的认识误区,树立正确的行动观念。
夯实先导的思想基础
  行动以思想为先导,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南加强民主党派的思想建设,夯实作为先导的思想基础是十分重要的前提。这是因为,民主党派“以党为师”,而所“师”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中国共产党纲领和理念的集中反映,它对于民主党派尤其重要。离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民主党派“以党为师”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怎样夯实作为先导的思想基础?我们认为,民主党派成员,尤其是党派领导干部,必须加深对于体系内涵的理解,提高对于体系意义的认识,注重对于体系导向的落实。没有这样的思想基础,就不可能以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南加强思想建设。
  一、体系内涵要耳熟能详
民主党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南加强思想建设,首先必须明确价值体系的内涵。这些内涵对于民主党派思想建设至关重要,它应当成为民主党派成员耳熟能详的基础知识。简言之,就是四个坚持:一是坚持树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坚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坚持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坚持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民主党派在思想建设中,就应当把这四个坚持融入思想建设的全过程,使之成为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精神力量和团结战斗的精神纽带,实现中央提出的“坚持道路、同舟共济、参政为民、传承进步”(中共中央统战部长杜青林语)。
  二、体系意义要明确无误
  民主党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南加强思想建设,还必须明确价值体系对于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重大意义。简言之,要使民主党派全体成员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是坚持社会主义正确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二是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需要;三是提高民主党派成员自身政治思想素质的需要;四是建设高素质参政党、正确履行参政党历史使命的需要。只有明确这些重大意义,民主党派才能十分自觉而不是敷衍地、十分清醒而不是含糊地、十分主动而不是被动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南进行思想建设。
  三、体系导向要落到实处
  民主党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南加强思想建设,还必须注重对于价值体系导向的落实。这就需要密切联系实际,针对党派特点,讲求实际效果。怎样使体系导向落到实处?简言之,就是在体系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指引下,一要注重理论学习,切实加强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文化素养;二要推进政治交接,切实加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政治素养;三要提高履职实效,切实加强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法制素养;四要不断开拓创新,切实加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智能素养;五要提倡奉献精神,切实加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道德素养。这五个方面,应当是民主党派联系自身实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南加强思想建设的重点。抓住了这些重点,民主党派的思想建设才能收获最实际的成效。
  避免常见的认识误区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许多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很不全面,民主党派成员中也有不少人未能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尤其对于为什么中国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为什么不能搞“三权分立”和多党制、为什么不能搞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等问题,认识十分模糊。有的模糊认识由于争议较多,流传较广,简直显得习以为常。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南加强思想建设,必须避免常见的认识误区,克服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错误论调。
  一、既要克服社会主义“完美论”,也要克服腐败弊端“难免论”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尤其是在近年来的金融危机中,全球经济严重衰退,一些新自由主义主导的发展中国家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债务危机、国家信誉危机以至社会动荡、国家破产。欧美发达国家财政和金融体系遭受重创,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国民生活水平下降。而中国经济虽遭严重冲击,但去年经济增长率却仍然达到8%,率先呈现经济恢复的好势头,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信心。这场危机中所显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成了有目共睹的事实。
  但是,每个民主党派成员都应当认识到,“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邓小平语)。正因为它还处于不成熟、不发达、不完善、不完美阶段,因而有着许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存在着很多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文化艺术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不足之处。所以,把社会主义制度描绘得过于完美,或者要求社会主义阶段一切完美,从而形成“完美论”,这都是没有依据的,甚至是有害的。
  与“完美论”相对的是“难免论”。有些民主党派成员片面而过分地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局限性,因而认为存在贪腐弊端不可避免,付出一定的“学费”理所应当,从而产生“难免论”,这也是错误的。应当看到,贪腐弊端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孪生兄弟,更不是社会主义的专利。诚然,在世界的众多国家中,以贪腐现象之多、涉案人数之广、财产金额之巨、经济损失之大、社会影响之恶劣,中国的贪腐程度确实位居全球突出地位;但如果拿此归咎于社会主义,则是片面的。事实上,管理责任的缺失,则是显而易见的。贪腐弊端不是社会主义固有的,因而绝对不是难免的。要避免贪腐,则仍然需要通过改革,包括打破“行政审批权”与“市场话语权”的双重独占性,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行政权力对垄断负有规制责任,如果行政权力市场化,一定的规制也就荡然无存;权力一旦失却监督和制约,那么贪腐将真的变成“难免”的了。
  二、既要克服发展成果“否定论”,也要克服意识形态“违心论”
在对待改革发展成果的态度上,那种“改革完全正确论”其实是否定科学发展观的;但“否定论”却更加不符事实。
  我国当代的改革,其目的是通过改进,改变现存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中不合理、不适应的事物,将它改得更好,这一目的不容否认。这场自1978年开始的由邓小平倡导的社会主义改革,就是为了将不好的、僵化的、不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改革为更好的、充满活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根本目的就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所以,“否定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站不住脚的。
  中国的改革开放不需要因噎废食者,更不需要以一己之私全盘否定的“九斤老太”。但有些人就习惯于历数“中国之不济,改革之失败”。他们“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碗来骂娘”,恨不得一点付出都没有,就坐享改革的红利。这些人正经事不干,只知道动嘴皮子说改革的失误,说政府的无能,说社会的动荡,说两极的分化……,似乎自己当了国家领导人就一切“天下太平”。我们民主党派千万不能做这样的“否定派”,如果仅仅依据现实存在的诸多问题就断言我国的改革不成功,这不但不客观,是“闭着眼睛说瞎话”,而且一点都不辨证。
  与“否定论”相对的是“违心论”。批评了“否定论”,是否一味唱赞歌就对了?不,坚持实事求是,勇于建言献策才是民主党派的正确态度。我们既反对“否定论”,也反对“违心论”。所谓“违心论”,就是面对有缺点错误的事物,却因碍于主客观的各种原因不敢说出真相,不敢提出意见,而是人云亦云地随大流、唱赞歌,当“歌德派”,做“应声虫”。作为民主党派成员的知识分子,其政治使命和学识良知要求,理应坚持原则,坚持真理,而不应为表面现象所迷惑,也不应为权威所阻吓;应当做到不惟上,不惟书,不惟势,不惟利,不惟亲,不惟众,只惟实,一切以事实为依据,一切以真理为遵奉。
  三、既要克服社会改革“激进论”,也要克服社会参与“消沉论”
  面对改革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包括有些民主党派成员在内的社会上一部分人,对当前社会的组织和运作方式表示不满,“激进”情绪上涨,迫切希望进行急剧改变。他们中有的人主张快速的、全民的市场化改革:一是在政治利益结构的重构上实行自由化策略;二是在经济利益结构的重构上实行私有化策略;三是在国家经济政策的重构上实行货币控制、放开价格。
  然而,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激进式改革是不合中国国情的,中国渐进式改革与苏联东欧激进式改革有着根本的区别。我国经济改革的个性即中国特色在于仍然以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为基础,指导思想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苏东激进式改革却彻底推翻了原有的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直接引入了资本主义的宪法制度,他们这样做,其方式必然是激进的、“变色”的。中国如果采用苏东激进式的改革,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与“激进论”相对的是“消沉论”。有些民主党派成员面对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失去了应有的信心,因而改革意志消沉,工作动力不足,遇事四平八稳,大有“小胜即安、小富即满”的情绪,甚至牢骚满腹,从而在社会生活的参与中放缓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步子。分析“消沉论”的根源,不外乎方向迷失,自我怀疑,害怕失败,担心失去安全,更不能接受改革带来的痛苦。要克服“消沉论”,就要引导广大成员多接触轰轰烈烈的改革场景,多了解改革创新的丰硕成果,多结交改天换地的时代先锋,多总结与时俱进的成功经验,从而振作精神,勇做“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促进派。
树立正确的行动观念
  民主党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南加强思想建设,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提高思想认识的实际行动上。人的认识五花八门,人的行动千头万绪,但动机和效果如何,却皆由人的观念决定。民主党派成员在提高认识,加强文化素养、政治素养、法制素养、智能素养、道德素养的过程中,应当树立哪些正确的行动观念?
  一、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历史观”关系到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历史必然”的认识。民主党派要通过思想建设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离不开正确的“历史观”。
  什么是社会主义历史观?就哲学概念说,就是唯物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主要应当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以及它们的矛盾运动规律。民主党派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社会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这也是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历史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正是历史的必然,离开了这样的历史观,我们就不能历史地看问题,一切有关社会主义的认识都会出偏差。
  二、树立正确的“政党观”
  “政党观”关系到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政党功能”的认识。民主党派要通过思想建设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离不开正确的“政党观”。
  马克思主义政党观与其他政党观比较,其共性在于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政党具有特定的社会工具性;而相异之处则在于各自不同的阶级属性。就中国共产党而言,“三个代表”是其个性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60多年,当前面临的是新形势下各种阶层的利益和意志的诉求。在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期,各种新兴社会力量的崛起、群众中不同利益群体的分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他们都想影响政府的决策,这就必须通过政党在政策层面上的多元整合。但执政党不应成为特定阶层的工具,而应该是包含多元群体的广大群众的工具。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如何为多元群体的广大群众服务?那就要当好“三个代表”,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三个代表”最完整、最全面的的体现。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政党同样是政党,同样应当代表人民的利益,反映人民的诉求,既与执政党互相监督,也与执政党荣辱与共,为执政党担责分忧。可见,民主党派在思想建设中,既正确看待执政党,也正确看待自己这个参政党,树立正确的“政党观”是十分重要的。
  三、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发展观”关系到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指向”的认识。民主党派要通过思想建设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离不开正确的“发展观”。
  “发展观”是一定阶段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聚焦和反映,是对于一个国家如何把握发展进程的系统化看法。辩证唯物的发展观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事物内部固有的矛盾处于永恒发展的过程中,因而主张从事物内部、从事物间的关系研究事物的发展。这样的“发展观”为我们认识事物及其运动提供了最一般的方法论原则,启示人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观察事物,对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进行全面的具体的分析,并据此探求解决矛盾的方法。民主党派在认识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应当本着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此观照社会主义阶段的各种现象,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问题,而不致迷失了发展的方向。
四、树立正确的“国情观”
  “国情观”关系到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的认识。民主党派要通过思想建设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离不开正确的“国情观”。
  国情问题历来是革命和建设的首要问题。深刻认识国情和所处的历史阶段,是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的前提,而且是党领导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宝贵经验。民主党派成员和社会上一些人之所以在有关问题上产生模糊认识和意见分歧,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缺乏正确的“国情观”。可以说,要真正了解中国和改造中国,就必须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邓小平正是因为把握了认识国情的客观尺度,才确立了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认识,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民主党派在思想建设中,就应当树立“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的国情观,从而清醒地判断党派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
  五、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评价观”关系到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检验标准”的认识。民主党派要通过思想建设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离不开正确的“评价观”。
  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到社会评价问题。社会评价实际上是不同利益群体从自身利益出发对党和政府的工作进行检验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政治参与的过程。民主党派当然有权对党和政府的工作进行评价,但评价需要有客观的“检验标准”。概言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准,“三个代表”则是评价的基本要求。但具体评价时,则不能过于强化自己所在利益群体的诉求,而应着眼于最广大群众的利益。同时,评价时必须辩证地看问题。民主党派积极参与社会评价,是政府行为不偏离公众利益的有效保证之一。当我们看到片面的“发展观”导致片面的“政绩观”、上级领导的“喜好观”成为官员的“晋升观”时,我们更加迫切地感受到政绩评价规范化和法制化的重要性。所以,尽管建立完善的社会评价体系以衡量政府官员政绩是个世界性难题,但民主党派仍然应当通过民主、法制、科学的道路,致力于促进科学完善的政绩评价体系的建立。
  六、树立正确的“践行观”
“践行观”关系到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体意识”的认识。民主党派要通过思想建设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离不开正确的“践行观”。
  民主党派虽然不是执政党,不能称之为“无产阶级先锋队”,但民主党派同样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它汇聚了一大批进步知识分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进步性。人们常说“有作为才有地位”,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要在社会上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就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增强主体意识,率先践行,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作为进步知识分子,更需要在思想建设的践行上保持进步性,为一般群众作出表率。为此,民主党派广大成员,尤其是党派的领导干部,应当带头学习,带头实践;带头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带头澄清各种模糊观念;带头联系民主党派的实际,带头推进民主党派的工作。在率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真正做到“坚持道路、同舟共济、参政为民、传承进步”,把民主党派建设成为高素质的参政党。

   

返回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