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OXINGMINJIN   2010·2


 

心灵的鸡汤
——读《于丹<论语>心得》有感

□ 鲁玲华

  2007年,对于丹来说是幸运的一年。万人争读《于丹〈论语〉心得》已成一种文化现象。央视百家讲坛成就了于丹,于丹因孔子而成名,孔子因于丹而增辉。
2007年,对我来说是不幸的一年。生活中的磕磕碰碰、牵牵绊绊,让我的内心几经彷徨与挣扎,失落与凄苦。
  于是,一个寂寞雨夜,我邂逅了《于丹——论语心得》。暖和的阳光跳跃在微微泛黄的纸上,纸上的黑字带着微微油墨香调皮的地跳入我的眼帘。获书在手,就像孔子席前的学生,心生几多向往,平添几分敬畏。透着倔强,透着理性,透着思索!一种正直纯洁的气质如磁铁般吸引了我,浑身都感觉热乎乎的!
  圣贤把他们深刻的人生经验,穿越沧桑,传递到今天,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视着,看我们仍然在他们的言论中收益。但许多人对《论语》望而却步,都认为是一部高不可及的历史名著。于丹老师,带领我们穿越时空,把一位一千两百多年前“只可仰视而不可触及”的圣贤领到众人面前,与今人对话,把人们看来枯燥难懂的《论语》巧妙地用心得的方式传授。她从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这七个方面分别阐述,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说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
  读了《于丹〈论语〉心得》,我深深地感受到孔子这位圣人的朴素、平和、平易近人,以及他时时传递出的一种温暖的生活态度,感叹作者笔下让灰色的孔子思想注入了缤纷的时代色彩,也为于丹这位典雅女性知识分子的迷人魅力和道德热忱所叹服,更为她用广博的知识、由浅入深的精辟道理、与时俱进的思想诠释出《论语》的真谛——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快乐而感到惊叹!
  收获一:《论语》的温度抵御寒冷
  心灵的勇敢,是从容,是笃定,是一种气势。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其实,让我们回到本初,谁的生命没有遗憾?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收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自己为什么,这样只能加重痛苦。如果你用一颗从容镇定的心,如果你能够用一种内心的富足和饱满,让内心鲜活的力量去弥补这些遗憾,我们就可以变得坚强。
  去年,我病了,一度以为幸福将离我而去。在我内心最孤寂痛苦的日子,《论语》让我感受到它的温度,让我感到温暖,快乐与幸福。直到后来朋友来探病,发现我没有形容憔悴时,她们诧异;当我口若悬河,以“孔老父子的名句”为引子褒贬时弊时,聊以自慰的时候,朋友再次被我惊人的记忆力震慑住了。“你简直不是在读书,而是在吃书啊!”“是啊!”我拿出《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开玩笑地说,“于丹心语对我来说却不啻为一道清纯甜美、沁人心脾的一道心灵鸡汤”,在这“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当下更加显得尤为弥足珍贵。《论语》的力量是可以驱散我心灵中的寒冷与黑暗,《论语》的温度足以让我们在这风雪交加,寒风凛冽的世界中昂起胸膛,挺直腰板,不畏严寒,不畏艰险的继续前进。《论语》像一把保护伞,无论外界的环境如何恶劣,我们依然可以保持着一股强烈的热情,让一颗炙热的心在它应该跳动的地方跳动着。
  正如于丹自己所说的:“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所以,我看《论语》的温度,亦不烫手,亦不冰冷,略高于体温,日夜不熄,千古恒常。
  收获二:《论语》的温度带给我职业幸福
  为师十年,时常在忙碌中为自己的平庸感慨,生平最喜欢听名师上课,然而与名师相比就更觉自己卑微、渺小,缺少职业幸福感。
  曾几何时,我非常痴迷于模仿名师上课,名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语,都让我心醉。直到有一天在赛课时,这种东施效颦、削足适履的把戏让我名落孙山。请教一位名师:语文老师最重要的功夫是什么?读书!名师真真切切地告诉我。那一刻,我好像突然有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畅快和兴奋。是的,读书是根,读书是本。“每一个幸福的背后,都有一个咬紧牙关的灵魂”。有了读书这个厚实的根本,才能据有充足的“底气”。语文教师的语言素养是在长期涵泳于生活,尤其是经典性的语言艺术作品之中而“悟得”,尤其是语感的敏锐和丰富多彩,不在于刻意地“修炼”,而在于日常的领悟和揣摩,它往往是“习得”的而不一定是“学得”的。
  《论语心得》中一排文字跳入我的视线:“幸福感就是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快乐人生不仅需要生命的长度,更需要生命的厚度,重视生命的质量,才能使生命饱满、充盈。所以生活的幸福与否,是没有绝对答案的,关键是取决于生活态度。”然而内心的历练是一个漫长过程,人生的归位同样需要安定的内心。止嬉乐、戒奢华、拒浮名、去功利,内心才能舒泰和悦、心安理得、心平气和。
  于是我在课堂上彻底敞开,全然进入课堂中的每一个当下,和学生情情相融、心心相印,我彻底打开自己的生命、让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胞、每一寸肌肤去感受、去触摸、去体认课堂中的每一个当下,我会在课堂上率性而为,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沉思、一起震撼。于是我就是课、课就是我,我和学生一起全然进入一种“人课合一”的境界。“本色”的课拒绝机械模仿,拒绝东施效颦,拒绝削足适履。人格的洒脱一定折射为课的洒脱,人格的严谨一定折射为课的严谨。
  纵然,语文充满劳绩,我依然幸福地栖息在芬芳的大地上。
  收获三:《论语》的温度带给我教学智慧
  孔子思想中真正对教育影响最大,最具有启示意义的,是孔子和学生之间独特关系形成的独特的教学智慧。孔子死后,学生如同死了父母一样在其墓前结庐而居,三年而后去。据说子贡还继续居住墓前三年。我认为,这是因为孔子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已经超越纯粹的师生关系,他们之间是知音,是朋友。也许正是这样,在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言行的《论语》里处处辉映着民主的色彩、睿智的目光、平等的问答,我为之感叹!
  一次,我执教《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公开课。在学到最高潮处,播放了“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视频剪辑,随着画面的呈现和音乐的响起,我充满深情地说,面对这样一位战士,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吗?对于这个设计课前我充满期待,我期待着一种感动于英雄壮举的情感表达,期待着一种崇敬于视死如归、意志如钢的态度认同,期待着一种直面死亡、超越死亡、在死亡中实现精神永恒的思想提升。连续三位学生发言,个个精彩。正在我期待着新的精彩进一步到来之际,一个男孩发言了“董存瑞,你真是一个傻瓜!”
  我愕然!学生愕然!听课老师们愕然。气氛顿时凝固,所有目光齐刷刷聚集到我身上。
  “傻瓜?你才是傻瓜!坐下!”这瞬间反映成为整堂课的分水岭,本已推向高潮的课堂一落千丈。于是,我反思的触角伸向各种可能之中。可能他是“有意捣蛋”?可能他是“装酷”?可能是“道德认知偏差”?第二天,第三天……直到我翻起《论语》,突然灵光再现,化解的根本之道自然而澄明地浮现在我的眼前:回到起点,这个起点就是“善”,对!止于至善!善端是人所固有的,孩子的心性必然比我们更清明、更敞亮才是。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傻瓜事件”被我渐渐淡忘。机缘巧合,在一次赛课中我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课上到最高潮处,一个小男生举手了:“邱少云,假如我是你,我就打个滚,先将火扑灭了,说不定这个时候山上的敌人正在睡觉呢。”
  唯有基于善的智慧,才是真正的大智!在全场的一片寂静中,我不露声色地沉默了足足十秒钟,然后清了清嗓子说:“孩子,你不希望邱少云死,是吗?”我的声音缓慢而低沉,男孩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脸上翻起一层被人理解的幸福和得意。“这样的希望,不光你有,大家也有。我相信,邱少云的内心深处也一定有——我要活下去。但是,作为一名军人,面对残酷的战斗形势,我相信,另一种更加强烈、更加坚定的声音在对他说……”三个、五个、九个,课堂生马上小手如林。
  “哗!”台下一片掌声,热烈而持久。我兴奋得再也矜持不住,一脸阳光灿烂地握住了男孩的手。
用心灵抚慰心灵,用生命唤醒生命,用智慧启迪智慧,对教育伦理精神的召唤与呵护,乃是教育智慧的终极关怀。
  大智知止,止于至善。
  爱默生说:“一定有这样的时候——当太阳躲了起来,星群收回光亮的时候——我们走到灯下,灯光继续照耀着我们,领着我们回到东方,黎明那里。”让我惊喜的是,当我在迷雾中摸索,在十字路口徘徊的时候,我又看到了那缕温暖的灯光。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他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朋友,它是一个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艺术和智慧,多一份清醒与闲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馈赠的心情。
  淡泊的襟怀,豁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当我们在自然生活下悟出真谛,在书墨清香中豁然开朗,圣人在千古之前应该会缄默微笑。
  (作者系小教综合支部会员、绍兴市少儿艺术培训学校教师)

   

返回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