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OXINGMINJIN   2010·4


 

“以生为友”正当时

□ 陈尧明

  这几天抽空将学校里运回来的一些书籍、资料进行整理,无意中收罗到前些年写的一篇随笔,题目叫“以生为友”正当时。那是21世纪初春晖中学老校长——潘守理先生提出的教育理念,号召我们每一名春晖老师要主动与学生交朋友,与新世纪的学生打成一片,以促成教学的高效与教育效度的提升。时过境迁,在新课程实施的当下,“以人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与学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等等教育理念引领着者老师,这不是与“以生为友”不谋而合吗?我不禁为老校长独到、前瞻的教育眼光喝一声彩,于是乎,将之手弹成稿,权当一次“朝花夕拾”吧!
  师生关系的改善永远是教育过程的核心环节,倘若教师对这一问题不能充分地予以理解和接受,不能卓有成效地付诸实施,那么教育改革要取得预期的成功是根本不可能的。“以生为友”的目的就是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民主、和谐的关系。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中,教师应自觉将学生视为己友,朋友式地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寻求知识,怎样运用知识,而不是将知识灌注给学生,教师努力去做学生寻求、探究知识的组织者、合作者,平等地去理解学生的观点、想法和情感特征。
  由于“以生为友”,师生之间关系平等和谐,教师不再是课堂的独唱者,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享有平等的话语权。因此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指令性和专断性的师生关系将难以维持,教师的权威不再建立在学生被动和无知的基础上,而应建立在借助学生呢个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指出:“教师,一个引导者,他撑着船,学生们用力地用桨把船划向前。”
  德国著名的教学学专家克拉夫基也指出:“教学不能像一道准备好的菜那样向学生呈现准备好的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告诉我们: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提倡发现学习、探究性的学习、合作学习、个别化教学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教学整个过程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学习是—种能动建构的过程,知识是通过学习者在—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的,这种学习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协作性,是一种更加开放的学习。
  目前,“一切为了学生”,这将是老师心中为之奋斗的目标。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做个民主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尊重、宽容、爱护每一个学生,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用于做学生的“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傅道春教授说:“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新课程中的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新课程中的教师也将焕发新的生命。教师与新课程通行,教育学生共同成长。”只要我们树立“以生为友”的理念,当好学生的“学生”、“朋友”、“同学”,平等、民主、和谐地与生相处,我们的教师才能真正“教有成效”,学生才能真正“学有所得”。
  “弯下腰来与学生探讨。”“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学生虚心请教,你便不知道他的环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这是陶行知先生对我们的教诲和忠告。
  说心里话,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很开阔,好多东西都比我们老师懂,所以我们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也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教师不应该也没这个必要“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我们教师要有“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意识。原来的“教师要交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的观点已完全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时代需要老师成为“声声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我们要由“导师”向“学友”的转变,要有敢当“学生的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此所谓“以生为友”正当时。
  (作者系上虞市教体局教研室研究员、民进上虞市总支副主委)

  

   

返回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