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OXINGMINJIN   2009·1


 

科学发展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习王佐书报告的体会

  2月24日上午,民进中央副主席王佐书在视频会议上作了科学发展观的专题报告。这个报告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用丰富的资料,就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对科学发展观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学习是为了促进工作。因此,我联系实际,重点就科学发展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谈一点体会。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反映在教育上,科学发展观应该体现的是教育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而这其中的教育均衡发展则是关键。
  我国基础教育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大历史任务,这是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但是,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原因,教育领域内部客观存在着因地区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各级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学校自身条件不同、受教育者群体素质不同等因素而造成在教育资源的投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上的不均衡现象。
  用科学发展观来看教育均衡发展,均衡的核心本质并非是平等,而是协调与匹配,因而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范畴的理解上应该把握以下几点:(1)均衡具有相对性和动态性。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从整体看是平衡的,但绝不可能是所有的学校、所有的班级都处于平衡状态,反之亦然。整体上不平衡,可能包含局部均衡。(2)均衡发展的目标是基础教育整体功能优化。均衡发展则追求整体功能优化,以整体利益为重。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从小的范围讲,就是要在不同中小学之间建立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使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之间、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逐渐走向良性互动,这必然有利于消除学校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从而实现一个地区基础教育整体功能优化。而在较大范围内实现均衡发展,则是要在城乡之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各省区之间建立和谐、互助的关系,以消除地区间不合理的差距,从而有助于一个国家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因此,均衡发展必然会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教育整体功能优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统筹城乡教育,加快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当前教育不公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一直以来在城乡二元结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形成的无视城乡差距、以城市社会和居民为出发点的“城市中心”的社会价值取向,使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明显落后。应着力提高义务教育经费城乡均衡水平,缩小中小学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各级政府增加的教育投入应主要用于解决农村教育经费短缺问题,建立九年义务教育最低经费保障线。以城市学生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一定系数确定农村学生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标准,保证教育财政资源的城乡分配差异逐步缩小,各级政府财政教育资金的增量要重点投入到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2.坚决推进“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实行“以县为主”新体制,将从根本上保证县域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
  3.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段学校标准化建设。首先,确定均衡发展的教育要素衡量学校之间的差距。其次,划分学校类别,适时调节教育资源。要从实际出发对办学标准进行科学量化,将同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分门别类,从而为不同类型的学确定不同的投资标准。
  4.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规范的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更大财政责任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经费问题的根本保证。通过财政拨款改革,统筹全区教育资源,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返回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