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OXINGMINJIN  2015·3


 

基层反映民营剧团发展受困
影响农村地区文化惠民

  民营剧团作为文化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尤其在农村文化演出市场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以浙江省为例,该省是全国民营演出市场最活跃的省份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已有民营文艺表演团体877个,占全省文艺表演团体总数的90%以上;每年演出28.8万场,占年营业性演出场次总量的90%,观众95%是当地农民和来浙务工人员。但据基层调研反映,民营剧团受多重因素制约,发展举步维艰,严重影响农民群体享有文化发展成果,亟待引起重视。
  一是资金压力大。演出是民营剧团的主要收入来源,虽然大多数民营剧团演出安排较满,演出收入也较为可观。但随着近年来演员工资的快速上涨,以及场地等租金的上涨,民营剧团普遍感到资金压力较大。以浙江省民营剧团为例,去年演出收入为10.8亿元,平均每个剧团为123万元,而平均每个剧团有演职人员34人,按照每人每年5万元的较低标准算,也是入不敷出。而民营剧团由于社会认可度不高,缺乏担保信用体系,融资比较困难。据对浙江省11个地市80个民营剧团的一项调查显示,36.3%的民营剧团反映“融资难”。在这种情况下,民营剧团很难再有资金用于设备更新、剧本创作编写等软硬件方面的建设。
  二是人才难留住。一方面,由于民营剧团社会地位不高,收入不高,导致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另一方面,目前市场上民营剧团之间相互挖角,国有剧团和民间剧团抢人才的现象严重,导致民间剧团演职人员不稳定,留住培养困难。浙江温州市鹿城区哈哈京剧艺术团团长杨阵墨直言:“演职人员不稳定是阻碍当前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省内一些民营剧团只能通过吸纳本省和江西、福建等地国有院团退休、分流人员,或是借用名角等措施来提高演出专业水准。”该团最辉煌的时候有60多人,而现在已经流失了近一半。
  三是政策扶持少。民营剧团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但从目前来看,相关扶持政策还比较缺乏,民营剧团在市场准入、政策支持、艺术赛事、职称评定、剧目评奖等方面和国有剧团还存在不少差距。而已经出台的一些扶持政策,如税收优惠政策,则存在透明度不够,地区差异大等问题,致使很多民营剧团未能享受到政策红利。据对浙江省11个地市80个民营剧团的一项调查显示,55%的民营剧团反映没有享受到税收优惠。(经绍兴市党委办上报中办,并录用)

   

返回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