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OXINGMINJIN  2015·2


 

无权也不可任性

□李敬仕


  网络热词“任性”一词,被加入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是今年全国两会的一个亮点。“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是总理对本届政府所有官员的警示,也使“任性”一词的使用回归到它的本来意义上。
  据说,“任性”的被注意和广泛使用,先是源于一个老头明知对方是骗子,却要看看他究竟能骗自己多少钱,直到被骗50万后才让警察抓获为止。事情曝光后,有网友评论:“因为有钱,所以任性”,于是,“有钱就是任性”一词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并火爆。究其原因,有人分析在网络环境里,一定程度上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承受的压力有关。由于现实中的压力难以逆转和舒解,于是就在网上“任性”一下聊表安慰。“有钱就是任性”,本来具有嘲笑有钱人做事无所顾虑、随意而为的意思,并常见于微博上的炫富和朋友间的调侃用语。后来逐渐演化为仅只“任性”两字使用,并延伸到其他媒体如报纸、电视等,鼓动人们去“任性”一下,“任性”的意义变得越来越模棱两可、含混不清了。譬如有个名叫《2014,你任性了吗?》的电视采访节目,其中把违背大人意思去吃火锅、帮父母洗衣服、修理家电不收钱、退休夫妇骑自行车长途旅行、女孩对自己喜欢的人表白等,都被称之为“任性”了一下。“任性”似乎由一个带有贬义的词被异化成了一个中性的甚至是褒义的词。然而,该片结尾时有位老大爷则明确地表示:“我不任性。”他认为:“任性就是犟,由着自己的性格,不改变性格,这样对社会不好……忍让也是一种自我消化的办法。”这个老人无疑是位智慧者,他从本来的意义上读懂了“任性”的意思。
  那么,什么是任性的本意呢?有人解释为:听凭秉性行事,率直不做作;又或是恣意放纵,无所顾忌。把率直不做作说成是任性,有点勉强。我以为学者黎鸣的有关论述较为准确明了,他把任性列入人性原恶之一:“人性的原恶有三:任性、懒惰、嫉妒”,“任性的本质是对人类社会中既存的一切规矩、道德、法律、诫条、制度……总之,一切行为的‘度’或‘条理’的否定。这种否定不外乎两类之间,其一是因为完全的无知,其二是明知故犯。在现实生活中,因任性的行为而作恶犯罪者比比皆是。因此,任性作为人性的一项普遍的原恶是必须由社会和个人双方同时加以制约和防范的。社会的防范表现于社会权力的威慑,比如法律的制裁。个人的防范则在于个人扩大求知的范围,其中包括对道德价值、法律责任、制度理性等各方面的认知。”文化世界作为实在性的世界,它的形成和优化,总是以规则为形态,规则是文化的成果,它既是一种秩序,一种有序性,同时又体现着一种文化的共同性。卢梭曾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枷锁也就是规则。人对于自由、不受约束是人的本源性需求。但在群体、组织、社会、共同体中生活的现实中的人,却必然受到诸多规则的限制、约束,人始终只能如一个带着枷锁的舞者。没有“枷锁”、“规则”,人就不成其为人,社会也就不成其为社会。
  正是某些人对规则的蔑视、践踏、否定,他们任性的行为造成了一连串的社会乱象,诸如随地吐痰,随地小便,闯红灯,插队,醉驾,在风景区内乱涂滥刻并殃及古宫铜缸,在民航飞机上酒醉寻衅、打架滋事,或违法打开应急舱门,或不听劝阻、在飞行过程中屡次打开手机,或泡面泼空姐、扬言炸飞机,乃至聚众赌博、嫖娼吸毒,等等,从违背道德伦理到触犯刑法,这一切都是“任性”惹的祸。李克强总理的“有权不可任性”的政治修辞,指向了权力的任意和无所顾忌,在法治的框架下建立有效的制度和约束机制。但是,作为无权的普罗大众,平民百姓,同样不可任性。克服包括任性在内的原恶的劣根性,不仅体现为个人精神的升华,也是人类共同创造社会文明的必然需求。拒绝任性,远离任性,多一点忍让,少一点戾气,这样,社会就会更加和谐、进步、文明。因此,我要对我的同胞们呼吁一句:在新的一年里,你忍让了吗?你宽容了吗? (作者系文理学院支部会员)

   

返回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