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OXINGMINJIN  2014·2


 

鲁迅家世对鲁迅的影响

□何信恩


  家世有点像家谱,但又不是家谱,在我国还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弄清一位重要作家的家世,可以了解他是如何以其独特的生活道路走向人生,走向社会,走向文学的。而家庭、家人的影响又总是作用于他的早期:从婴幼年、童年到少年时期。这是人一生中的开化期:接受力强,接受频率高,影响大,刻痕深,而且后效应、远效应强。所谓少年一闪过,老大犹未消。正是基于这种理解和意义,在人物研究中,对家世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在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中,从家世的角度能和鲁迅作类比的大概只有巴金一人。但周氏家族和李氏家族又有所有不同:李氏家族属于衰变中犹作恶不减,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而周氏家族属于那种由百年旺族由于时代的原因急剧衰变,再加上区位的不同分别属于吴越文化与巴蜀文化,所以形成了巴金与鲁迅之间不同的个性与艺术世界。
  要了解鲁迅的家世,须找到他的源头,鲁迅家族的源头在哪里呢?
  过去周家三个台门(老台门、新台门与过桥台门)的人晚上出去时都打着一个很大的灯笼,上面写着三个黑色的大字:汝南周。汝南在河南省的汝南县,怎么会到绍兴来呢?从历史上看,绍兴的许多大姓都是由于战争、天灾或政治迫害从北方迁过来的。像王羲之所在的王氏家族就是从山东临沂迁过来的,陆游所在的陆氏家族也是唐代从北方逐渐迁过来的。
  南宋君臣就是由河南一路迁到绍兴的。"绍兴"这个地名就是宋高宗赵构按照"绍万世之宏休,兴百王之丕绪"的意思在1131年正月初发布的赦书中改的年号。周家的祖先也有可能为了躲避入侵的金兵,从汝南来绍兴落户,如果这种推测不错,那么鲁迅出生时周氏家族在绍兴至少已有700多年历史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汝南"是一种爵位名而非地名。鲁迅祖父周福清在浙江乡试履历上就曾经这样填过:"始祖元公,宋封汝南伯,学者称濂溪先生,从祀文庙。"濂溪先生就是周敦颐,是宋末元初的著名理学家,湖南道州人,写过著名的《爱莲说》,留下了"出污泥而不染"的千古名句。
  周敦颐的子孙是在什么时候从河南来到绍兴的?根据诸暨丰江《周氏宗谱》和《越城周氏支谱》的记载,是在绍兴十一年(1141)先迁诸暨,后来其中有一支脉又迁到绍兴周桥。以后又是怎么样迁到绍兴城里的还待进一步考证。但迄今为止,绍兴城里的周氏大族都认为周敦颐是他们共同的祖先,包括周恩来从属的保佑桥百岁堂周氏。同在越城的两周(周恩来、周树人)之间究竟属于什么关系?这是学术界普遍感兴趣,但又有争论的问题。周恩来生前也多次关注过这个问题(1939年、1952年与1969年先后问过王子余、许广平与周建人),现在看来,两周之间属于同宗不同族应该是不会错的。
  根据20世纪30年代编的《绍兴县志资料》,会稽福彭(覆盆桥)周家的始祖是周逸斋(逸斋此名也是后来修谱时加上去的,原是农民,后经商进城定居)。从鲁迅的第一世祖周逸斋到第十四代即鲁迅这一代,周家历世约 400余年,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从第一代(周逸斋)到第七代(周乐庵)是鲁迅家族的兴盛时期,其时间大约是240年。
  从第八代(周熊占)到第十一代(周以埏)是鲁迅家族的守业时期,虽然不再发展,却能株守旧业,时间大约是100年。
  从第十二代(周福清)到第十四代(周树人)是鲁迅家族的没落时期,时间大约是60年。这是鲁迅家世发展的一个基本脉络。
  造成鲁迅家世由兴盛走向没落的原因很多。
  首先是时代的因素。如太平军占领绍兴后对周氏家族所造成的冲击。
  史料表明:从1861年10月5日太平军占领绍兴到1863年3月15日撤离绍兴为止,前后500天,周家所有当铺、钱庄等,几乎一扫而空。太平军黑旗兵第一头领周石眼还把自已的司令部驻扎在老台门,周氏是当时绍兴的大族,自然是这场革命的对象,单是住在新台门里的周姓本家,就有四、五人被杀。太平军进绍兴后,周福清带领全家逃匿乡下,鲁迅祖母蒋氏被太平军所掳,数日后才放归。据说蒋氏曾遭太平军奸污,为此事周福清与蒋氏长期不和,平时一有争吵即骂她为"长毛太太。"
  其次是家族内部的原因。族人多效奢侈,遂失其产。祭祀大讲排场,"台门货"积习难改,坐吃山空,到后来靠卖田卖屋度日。1893年周福清科场案发后,家势"一发不可收拾",正如《红楼梦》所形容的那样:"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鲁迅家族的败落,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走向没落是无可挽回的必然规律。社会环境和家世的变迁自然会对鲁迅产生影响,从而大大地增加了他在成长过程中的磨难指数。
  另一方面,由于家世的变迁和艰难的生活,也逼着鲁迅了解了下层社会,熟悉了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并且增进了对他们的思想感情。正如他自已所说的那样"我生长于都市的大家庭里,从小就受着古书和师傅的教训,所以也看得劳苦大众和花鸟一样。""但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所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逐渐知道他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痛苦,和花鸟并不一样了。"
  在绍兴皇甫庄,少年鲁迅看到了"皇甫庄,大地方,九溇五祠堂。财主逼租象虎狼,地保恶棍敲竹杠,穷人逼得没法活,背乡离井去逃荒"的现象。
  尽管鲁迅在皇甫庄和小皋埠受到了某些有钱人和势利眼的冷遇和嘲笑,但却得到了农民及其子弟的热情接待,和他一块玩耍、游戏、钓虾、戏狗、放牛、摘罗汉豆,一块乘着月色,摇橹驾船去看社戏,观赏舞台上"翻筋斗,跳老虎,一把焰烟现出一个妖精来"的表演艺术。绍兴水乡农村的自然风光,农家子弟那种粗犷、质朴、勤劳、勇敢、聪明、活泼的性格,给鲁迅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也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事实正如日本一位专门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山田敬三所说的那样:"如果没有家庭内部的变更,成人后的周树人也许最多不过是一个旧体制的齿轮。"
  鲁迅家世的变迁也促使鲁迅不断探寻革命的人生道路。
  祖父周福清一生热衷功名,长期奋斗不息,不仅不能实现他挽回颓局,重振家业的幻想,而且更加快了家族的破败。
  父亲周伯宜书生气十足,想走"读书做官"的科举正路,结果也未能如愿,染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乃至吞云吐雾的破落户子弟的恶习,以至于中年夭折,结束了短暂的一生。
  与鲁迅差不多年纪的族中人,有的学幕,寄人篱下,漂泊四乡,最后丢了饭碗;有的学做生意,过着平庸无聊,无所作为的生活;有的腐化堕落,落魄潦倒,郁郁而亡。
  鲁迅不愿听从命运的安排,也不愿走读书应试的科举之路,而要"寻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终于走出了封建宗法家庭,踏上了一条上下求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作者系市直教育机关支部会员,本文有删节。)

   

返回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