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OXINGMINJIN  2014·2


 

大爱演绎价值观 大爱成就真善美
——霍懋征教育思想探骊

□ 王松泉


  在浩瀚的神话世界,我特别敬仰三位神灵:一位是从天上盗取火种给人类的古希腊英雄普罗米修斯,因为他具有先见之明;一位是赋予象牙少女以生命的古代塞浦路斯的年轻国王皮格马利翁,因为他满怀赤诚之心;一位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因为他一心普度众生。在我看来,具有先见之明的,是"真"的象征;满怀赤诚之心的,是"善"的范型;一心普度众生的,是"美"的化身。只可惜,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神,而不是现实中的人。
  那么现实中是否有集真善美于一身的人?参加民进绍兴市委会与绍兴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霍懋征先生先进事迹报告会",听了赵萱女士的生动介绍,我毫无疑问地认为,有,那就是既具有先见之明,又满怀赤诚之心,而且一心普度众生的大爱之人霍懋征!
  霍懋征老师虽系凡人而非神灵,但绝非一般之人。假如她一般,周恩来总理就不会称她为"国宝";假如她一般,她就没资格参加开国大典、成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假如她一般,在她仙逝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就不可能给她家属送去慰问,温家宝总理、刘延东国务委员也不会亲自为她送行;假如她一般,民进中央和国家教育部就不会发出向她学习的通知。
  遗憾的是,我与霍老师虽然有过书信往来,但在北京的几次研讨会上却未能晤面。不过,尽管如此,我与霍老师还是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是职业之缘,即从教之缘。霍老师家是四代教师世家,我家也已经三代了。当然,让我望尘莫及的是,她家是"全国优秀教育世家"。
  二是事业之缘,即民进之缘。民进的事业是多党合作事业,我加入民进,原因之一是民进里有着我十分尊敬的热心多党合作事业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谢冰心、张志公、霍懋征、谭惟翰、顾黄初……。但特别让我望尘莫及的是,霍老师是早在1953年就加入民进的极少数热心多党合作事业的语文教师之一。
  三是专业之缘,即语文之缘。说来也巧,我与霍老师都是先教数学后一直教语文。霍老师成名较早,因此我在编写《中国语文教育简史》时,理所当然地要写到她;在编写《教学艺术论》时,自然也少不了她;在编写全国高校《语文教学论》教材时,当然又要写到她;尤其是在上一世纪80年代编写我国第一部《语文教育辞典》时,主编、我的导师、国家教委教材审定委员朱绍禹先生特地嘱咐我这个主编助理:"可别漏了国宝!"我说"南斯北霍"绝对不会遗漏,已经发函与霍老师联系了("南斯北霍"即南京的斯霞、北京的霍懋征)。更为有缘的是,在改革开放30周年评选影响中国语文教育30名杰出人物时,想不到竟与霍老师在推荐名单中邂逅。后来中华语文网在公布全国语文大家、名家名单时,又一次与霍老师结缘。但再次让我望尘莫及的是,她才是名副其实的真正的语文教育大家。
  正是在与霍老师结缘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她真不愧为大爱之人,大爱就是她教育思想的核心。她的大爱,淋漓尽致地体现于爱语文、爱学生、爱民进。爱语文,她孜孜求真;爱学生,她孜孜求善;爱民进,她孜孜求美。大爱演绎了她的价值观,大爱成就了她的真善美。
  霍老师爱语文,孜孜求真,具有先见之明,从而成为小语界的"普罗米修斯"
  在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是"先见之明"的代称。在小学语文教育界,具有先见之明的教师可谓凤毛麟角,而霍懋征老师却是其中十分杰出的一位。她是领先创造新中国历次教改成功经验的先行者。她先后提出了以学生为本、育人必先育德、教人必先教心,以及家庭也是学校、社会是大课堂等教育思想;她成功地探索出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她创造了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和开发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潜能等为特征的教学艺术。她以爱心孕育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发挥了引领作用。
  回忆28年前的1986年,我在《语文教育辞典》"霍懋征"的词条中,就收编了她教学生涯中前30多年所探求的语文教学规律,而这些规律,与今天我们提倡的语文教学新理念却是如此吻合!她当年强调语言形式与人文思想内容要有机统一,这不就是今天我们提倡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她强调知识与能力不能偏废,要重视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让学生经历练的过程,并注意教给方法,培养孩子的情感和兴趣,这不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她强调多听取孩子的不同意见,给孩子以自主权,正确处理师生教与学的合作关系,以教师的外因促使学生内因的变化,这不就是今天我们要求的"多元理解"、"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先见之明,使霍老师成为普罗米修斯般的先知者,从而理所当然地被选入我国第一批特级教师。
  霍老师的先见之明还表现为教学的"高效低负"。在教改实验中,她总是先人一步,高人一招。"速度要快,数量要多,质量要高,负担要轻",是她教学改革的十六字方针。人家一个学期只完成24篇课文的教学任务,还搞得学生负担很重;她却一学期教学相当于别人4倍的95篇课文,学生不仅没感到加重了负担,反而学得兴趣盎然,而且当堂知识当堂巩固,课外时间留给学生"玩儿",从而创造了教改的奇迹。在北京全市小学毕业升学统考中,她班上46名学生竟有44篇一类文、2篇二类文,语文平均分高达97.46分。成绩如此优异,自然让人们刮目相看。
  霍老师爱学生,孜孜求善,满怀赤诚之心,从而成为校园中的"皮格马利翁"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岛上的一位年轻国王,他有一尊非常精美的象牙少女雕象,每天脉脉含情地注视着她。"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久而久之,象牙少女竟然活了,使"有情人终成眷属"。霍老师就是皮格马利翁式的人物,她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把每一位孩子都视为心目中的象牙少女,并为之倾注无限的爱。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再铁石心肠、无动于衷的学生也能被她感化。当时校里有一个名叫永山的男孩,是全校有名的"淘气包"。只要他在班上,老师就无法上课;只要外宾来校参观,就得派专人看管。学校决定送小永山去工读学校,霍老师得知后却对校长说:"把他交给我吧!"她把小永山领到自己班里,通过认真分析这个孩子的长处,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同时跟班上的同学约定,要欢迎他,不要歧视他;要帮助他,不要冷落他。在霍老师的关心和感召下,小永山渐渐变了,上课不随便说话了,下课不胡闹了,学习也有了很大进步。多年后的一天,霍老师忽然接到永山报告成功喜讯的电话:"娘啊,娘啊,您就是我的亲娘,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
  说霍老师是皮格马利翁,还因为她从教60年,从没有对学生发过一次火,从没有惩罚过一名学生,从没有向一位学生家长告过状,从没有让一名学生掉队。60年,这四个"从没有"的背后,包含着多少心血多少爱?
  许多人说这就是霍老师的母爱,但我说不。你想,在学生心目中,霍老师不是母亲却胜似母亲。什么叫"胜似母亲"?那是一种熔铸师德、师风、师魂于一体的正宗的师爱,这是比母爱还崇高的没有一点私心的大爱。是的,母爱无疑是伟大的,但霍老师如果仅止于一般意义的母爱,她就不会为了大爱牺牲小爱,连自己女儿生病都顾不上照料,却给予每一位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这种牺牲小爱的大爱同样感染了她的子女,子女们不但理解母亲,而且一个个都相继成为霍老师这般满怀大爱的优秀教师和优秀校长。
  霍老师爱民进,孜孜求美,一心普度众生,从而成为社会上的"大悲观世音"
  民进是个能让人完美的组织,大慈大悲的观世音则是完美的化身。观世音,观世态,听世音;观民意,察社情;解人难,救人困。霍老师就是一位"普度众生"的"观世音"。
  她"普度众生"首先是"普度"先生,即老师。她与叶圣陶、雷洁琼主席等16位民进全国政协委员先后联名提出建立教师节、制定教师法的提案。通过5年努力,教师节终于确立;通过10年奋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终于颁布。这些提案上升为国家意志,作为民进全国政协委员中一线教师的代表,霍老师十分激动和骄傲,她说:"这两件大事我都亲历亲为,能和民进老一辈领导人和专家一道为改善教师地位和待遇做点实事,是我一生的荣幸,我从内心感激民进给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她"普度众生"特别是"普度"学生。除了把包括顽皮儿童在内的所有学生都"普度"成材之外,在目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时,她痛心之余,一方面直接向教育部长反映情况,一方面还与民进中央妇委会一起撰写了《为孩子们呼喊》,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她"普度众生"更不忘"普度"民生,尤其是西部民众。她曾到内蒙、贵州、云南等地传授教学经验,走遍了全国50多个地区,上了百余节公开课。80多岁时,还亲率专家组赴甘肃天水调查研究,回京后在九届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了重视西部教育、加大建设投资、关心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待遇的提案,促进了西部边远地区教育教学的发展。85岁时,她还去安徽培训教师,这是她临终之前的最后一次外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霍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普度众生、牺牲自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爱之人。
  霍懋征,说不尽。她像普罗米修斯那样具有先见之明,她像皮格马利翁那样满怀赤诚之心,她像大悲观世音那样一心普度众生。中国有过一位霍懋征,是中国教育之幸,是少年学子之幸,也是我们民进之幸。其实,人生在世,无非是处理与事、与人、与己的三大关系。谋事,需要敬业;为人,需要益民;律己,需要修身。霍老师谋事,敬业以求真;霍老师为人,益民以求善;霍老师律己,修身以求美。她的真善美源于她的大爱,所以我说,大爱演绎了她的价值观,大爱成就了她的真善美,她是我们心中一盏永远不灭的明灯!(作者系市直绍兴文理学院支部会员,全国高校语文教育学术委员会主任)

   

返回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