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OXINGMINJIN  2013·4


 

20年悉心呵护,只为那一群不幸的病人

——记民进会员、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大科护士长朱亚珍


  今年40岁的朱亚珍是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大科护士长,管理着7个病区。整整20个年头,她对病人像亲人一样悉心呵护,她也因此被病人们称作“妈妈”护士长。
  1993年,朱亚珍从卫校毕业,被分配至“兰亭”山坳坳里的市第七人民医院工作。班上40个同学,只有朱亚珍被分配去护理精神病人,憋屈和恐惧差点击碎了她的青春梦想。
  胆怯中,她走进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渐渐地,工作的忙乱让她无暇顾及自己的情绪。在琐碎和繁重的护理中,她发现不少精神病人不是与生俱来有疾患,而是心灵受损有难言之苦,他们或遭受家庭变故,或受到意外伤害,他们是一群脆弱而又需要特别护理的病人。朱亚珍静下心来,默默地守护这些不幸的病人。
  精神病人与普通病人的最大不同是生活不能自理。朱亚珍面对的病人,几乎都不会洗脸刷牙,不会洗澡更衣,甚至上厕所都不会用卫生纸……常常是刚给他们换上干净的衣服,一会儿就尿湿了;刚刚穿上的新袜子,第二天就找不到了。作为护士的朱亚珍,除了给他们按时打针、吃药,做些医疗基础护理外,还得把更多精力放在伺候病人的吃喝拉撒上。
  70多岁的赵大爷是长期住院治疗的病人,因为脑外伤留下后遗症,有收藏垃圾的怪癖,而且喜欢把垃圾揣在身上。朱亚珍每天不定时地清理一下老人身上所藏的垃圾。因为老人有心脏病,朱亚珍清理垃圾的方式很温和,拿一些食物或者物品跟他换垃圾,尽可能让老人的身上干净一些。
  不久前,“120”协助家属送来一位30多岁的精神病患者,他全身上下满是泥巴,蓬头垢面,头发缠结在一起,身上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恶臭,连家属都受不了跑开了。
  这时,朱亚珍主动上前,拿上剪刀仔仔细细地为病人剪短了指甲、头发,在护工的帮助下为病人洗澡,从病人身上冲下的水,就像污水沟里流出来的一样,又黑又臭。病人洗完澡后变得清清爽爽,好像换了一个人,朱亚珍却累得满头大汗。
  精神病人缺乏自控能力,护士们被打骂是家常便饭。20年护理工作,朱亚珍已记不清挨了病人多少拳脚。
  一次,朱亚珍在病区值夜班,巡查好病房后,就在护士站里填写护理记录。一位20多岁的病患小伙走到护士站,称自己睡不着,想找护士长聊天。可没想到,还没聊上几句,小伙子突然掐住朱亚珍的脖子,并夺过她手中的钢笔,用笔尖逼住了她。命悬一线,朱亚珍却保持镇定,继续与小伙子拉家常。因为在平时聊天中,知道这个小伙子爱(上接第22页)写文章,并且写得一手漂亮的硬笔书法,朱亚珍便以“帮我们写几个字”为由头,拉近了与他的心理距离,然后再进行疏导,小伙子犹豫片刻后最终放开朱亚珍,径自写字去了。
  比起自己的安危,朱亚珍更担心病人的安全,因为一些躁狂症患者常会出现自残、自杀的倾向。为此,她有事没事常常泡在病人那里,与病人做朋友,化解病人心结,力使病人的情绪保持稳定。
  20年真诚相待,20年精心护理,朱亚珍赢得了同事的尊敬、患者家属的称赞,她先后获得七院先进工作者、最勤奋护士、最温馨护士以及市级先进护士等称号。

   

返回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