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OXINGMINJIN  2013·4


 

何必东篱寻佳色 应向田园觅好诗

——刍议李敬仕先生工笔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质

刘孟达

   编者按:10月13日,我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绍兴文理学院美术学院教授李敬仕师先生及学生优秀作品展在绍兴市博物馆开展。李敬仕先生具有敏锐的眼光、深邃的思考和笃实的学养,卅多年教书育人的历程,凝聚着他的笔墨功力和理论品性,他的作品一经展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为更好了解李敬仕作品,特辑词作一首及评论一篇。

----------------   

  李敬仕先生是一位艺高德劭的知名画家,擅长兼工带写的花鸟画。日前,我翻阅墨香弥漫的《李敬仕画集》,凝眸其间,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花草飞禽,俯仰有致,顾盼传情,极富灵性。线条勾勒潇洒自如,色彩烘染浓淡相宜。笔墨质朴苍润,工而不滞,禅趣横生。无论巨屏还是尺幅,无不淌漾着温馨的心绪,充盈着浓浓的诗意。
  李敬仕先生注重“以平取胜”的规矩法度,重视对平凡生活的发掘,多以独特的视角表现江南水乡的田园小景。47年前,来自黄浦江畔的李敬仕先生求学于中国美院国画系。在久负盛名的彩墨金字塔里锻造,又经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抑非等大师的指点,夯下了固实的绘画功底。毕业后蛰居绍兴,稽山鉴水浸润了他的艺术生命。他钟情于山乡野谷,留恋徘徊在田埂垅亩之间。许多作品让人吮吸到一股清新自然的田园气息,一花一鸟都寄寓着他的生活体验,凝聚着他对自然的一片深情。李敬仕先生擅长以工细的笔法描绘白鹭形象,高超的技法使笔触融会于物象之中。在他创作的《清荫》中,一对白鹭姿态优雅,在翠竹间怡然自得。白鹭或引颈翘首,自啄其羽;或低首俯身,啄虫觅食,气宇轩昂又悠闲自在。洁白轻盈的羽毛片片分明,仿佛浮在画面之上;头颈与尾羽处则用重墨,凝重清隽,生动自然。画面以漏空太湖石为背景,数竿翠竹耸立于白鹭间,清幽净洁,更加映衬出白鹭高洁傲岸的气质。作品构图洗炼、疏朗,用笔细腻而不板滞,色泽浓艳而不柔媚。用白粉细笔勾画白鹭羽毛,颇得质感;以细毫写脖颈及尾羽绒毛,极工整细致,毫微毕见。这些工笔花鸟画“气韵出于墨,生动出于笔”,具有乐章般的韵律,幽雅和美,形神兼备,精到熟成。
  古人云“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北宋·张瞬民),工笔花鸟画艺术生命的灵魂正在于诗意的融入。李敬仕先生强调以一颗“诗心”去观察自然、体悟生活,让艺术成为自我情感的阐释,成为安顿灵魂的诗意家园。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尚在求学期间,李敬仕先生曾画过一幅《扁豆双鸭图》,一只鸭子在河中戏水,一架豆棚上豆荚累累,花叶繁茂,棚前一只鸭子正在理毛,左上角题了两句自撰的诗:“何必东篱寻佳色,应向田园觅好诗。”得到了吴茀之等教授的交口荐誉。在创作和教学中,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深入生活,写生作画,营造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少心”(唐·常建)的精神境界。于是,在立意构思方面,李敬仕先生特别注重两点:一是虚实相生,意境深邃。观其一花一叶,线条不涩不俗,笔健而墨润,花有浸润之感,叶有风拂之觉;松动自如的用笔,干湿互见的运墨,使画面气韵生动,芬芳流溢。粗与细、写与画、苍与秀、虚与实,相映成趣、跌宕有致。这种动态的美,倾注着他内在的情感活动,饱含耐人寻味的诗化意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审美享受。二是立意丰满,度人虚灵。他将工细传神的草虫与夸张写意的花卉融为一体,犹若风姿绰然的一曲优美乐章。《荷塘逸趣》选取晨昏薄雾的一池荷花盛开,娇艳欲滴,映照出“万山沃野飘薄雾,千亩荷花绽笑颜”的主题,一只小青鸟伫立在盛开的白莲花之上,颇似齐白石老人的手笔。画面清气袭人,酣畅飘逸,近于宋人画意。其构图把传统的三元视觉与现代透视有机契合,使画面的层次感更为丰富细腻,足见作者独到的写意素养和精湛的刻画功力。

  美学大师朱光潜说过,“艺术家一方面要有匠人的手腕,一方面又要有诗人的心灵,二者缺其一,都不能达到尽美尽善的境界”。的确,李敬仕先生的工笔写意花鸟画,既有“匠人的手腕”,又不乏“诗人的心灵”;远看得其势,近观得其质。在《和韵》里,一池秋水边,几根洁白的芦花随风摇曳,金色而疏朗的芦叶示意着深秋已经来临,横出水面的枯树干上两只鸳鸯亲密地依偎着含情对视,像是永远也看不够似的。那绚丽的色彩和亲密的身影给这寒意萧条的秋水荒野带来了春天的温暖……在这里,简直就是一幅惟妙惟肖的“和美秋韵图”,彰显出宁静深远、温馨浪漫的诗意底蕴。
  李敬仕先生具有敏锐的眼光、深邃的思考和笃实的学养。卅多年教书育人的历程,凝聚着他的笔墨功力和理论品性。作为浙派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他虽已年届古稀,却老骥伏枥,潜心治学。已出版《绍兴绘画史》、《古画解读宋人花卉》等专著二十多种,给绍兴乃至全国美术界留下了浓墨重彩。他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在《国画家》、《新美术》、《造型艺术研究》、《艺术探索》等发表论文数十篇。难能可贵的是,李敬仕先生坚守学术信仰,不畏权贵,磊落昂藏,针对吴冠中一再矮化和贬低中国画,他撰文《读〈吴冠中说“国画”〉有感》,持之有故,鞭辟入里,一针见血地提出“吴冠中的许多言论,缺乏起码的学术规范,滥用和偷换概念,学术上的肤浅轻浮显而易见”,“这是他站在'西方中心主义'立场上的一种偏见,'推倒国画之墙'论,就是'逆向种族主义'思维的产物”。在此,李敬仕先生耿直率真的人格禀性、不媚世俗的学术道义和求真务实的理论品格窥见一斑,令人钦佩。
  (作者系绍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本文选自《绍兴日报》2013年10月14日第03版,用于学习宣传)

   

返回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