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OXINGMINJIN   2013·2


 

“拿什么来爱你?孩子”
——一次家访活动牵出的聋哑孩子家庭生活现状

□ 任娓娓

 


  最近,市聋哑学校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家访活动,34名教师对120名学生进行了家访,行程4000多公里,历时3天时间,老师们获得了聋哑孩子家庭生活的第一手材料。让老师们惊讶的是,一些在学校生活和学习都非常开心并得到了社会关爱的特殊孩子,其中一部分在周末(学生平时住宿学校)的家里则是另外一番景象……老师们在震惊之余深深思索:拿什么来爱你?孩子。并希望借助社会的力量,将爱的触角伸进这些孩子的家庭。
  电视机是唯一的玩伴
  阿奇(化名),14岁,听障儿童,与父母住在诸暨一个砖窑厂公棚里。
  问:在家里跟爸爸妈妈说话多吗?
  阿奇:少。
  问:平时在家有没有小朋友一起玩?
  阿奇:没有。
  问:在家里做什么?
  阿奇:看电视。
  问:学校好还是家里好?
  阿奇:学校好。
  在老师的帮助下,记者完成了和阿奇的简单对话,对于听障孩子来说,吐出每一个单词,仿佛都要使出全身的力气,可是从他的笑容里,你能感受到,他对于和你交流的好感。
  阿奇是民进会员、市聋哑学校校长单多英家访的其中一名学生。他和父母住在诸暨一个砖窑厂的工棚里,“不足10平方米的房子,仅有的家具是用砖头支起的两张床,还有一台14英寸黑白电视机,家里没有一张像样的桌子和凳子”。单多英从电脑里翻出了在阿奇家里拍的照片,一边激动地向记者描述着这个孩子的生活环境。“阿奇在学校里一直给人活泼开朗的印象,上课思维活跃,积极发言,和小伙伴们玩得很开心,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但我们去到他家里,孩子完全变了一个人。”单多英说,孩子变得跟我们很生分,不敢抬头看老师,独自蹲在电视机前盯着屏幕发呆。阿奇的父母告诉单多英,因为看不懂手语,也不会说普通话,他们没有办法与孩子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平时工地里也没有其他同龄小朋友陪他玩,每周末从学校回家,陪伴孩子的只有那台破旧的电视机。
  你的世界我听不见
  坤坤(化名),8岁,听障儿童,绍兴市区人。
  问:坤坤,回家作业有没有?
  坤坤摇了摇头。
  问:爸爸妈妈管不管作业?
  坤坤摇了摇头。
  问:坤坤作业不会,爸爸教?妈妈教?
  坤坤还是摇摇头。
  (画外音,老师说,坤坤作业都自己做,交得也很及时。)
  问:大了,想做什么?
  坤坤终于张开了口,艰难地用口语发声:不知道。
  问:现在想要什么?
  坤坤:不知道。
  问:想吃什么?
  坤坤:面包。
  这个最想吃面包的孩子,是就读于聋哑学校一年级的坤坤,透过他漆黑清澈的眼眸,仿佛能一直望到心底。据坤坤的家访老师王琛介绍,孩子的父母也是聋哑人,从市聋哑学校毕业后,在工厂上班。“原本坤坤是有点听力的,还做过康复治疗。可几次感冒发烧后,听力急剧下降,现在已经完全失聪了,这对于这个特殊的三口之家来说,是很大的打击。”王琛说。在家访中,孩子的奶奶告诉老师,家里三口都有听障问题,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例如经常会碰到的上医院看病,就因为听不见别人说什么,全家人总是乱作一团,而且一家子人都很封闭,少与人来往,也没有很多途径获取更多的信息,做什么事都要碰头。王老师说,每每说到这里,老奶奶就不停地抹眼泪,坤坤还这么小,却已经背负起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唏嘘之余,令人不禁感叹,谁能留住这孩子清澈的眼眸。
  父爱母爱缺失成长艰难
  三年级班主任凌洁这次专程赶往嵊州山区,去看望了班里的小不点——小杰(化名)。从小,小杰的妈妈就离家出走了,智障爸爸长年在外打工,孩子和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孩子爷爷告诉凌洁,小杰从学校回来后,变懂事了,随便拿人东西的坏习惯改了,一个人不打招呼跑山里玩的次数少了,还会烧饭等爷爷回家吃。
  山区、贫困,更是阻断了孩子与外界交流的途径。
  在这次家访中,类似上面这样家境的孩子还有一定数量。“心酸”——是家访后老师们说得最多的一个词,令她们难受的是,学校里的童真笑脸背后,隐藏着那么多的无奈。
  “其实他们比正常的孩子更需要交流,更害怕被遗忘。”单多英说,但这部分孩子的家庭生活环境已经超出了老师们的想象。
  眼下,老师们思考最多的,是怎样借助社会力量,改变这些孩子的生活和社会环境,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爱。

(本文选自2013年6月6日版《绍兴日报》——社会纵横专栏电子版)

   

返回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