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OXINGMINJIN   2012·2


 

民进与文化建设

  □ 周建平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一年。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程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国家实力的体现,既有经济层面,更有文化层面,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文化建设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国家“十二五”规划对我国文化发展也作出了全面规划。近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的颁布,对于在新形势下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民进全会引起了热烈反响。在日前召开的民进十二届十六次中常会上,与会的各位常委围绕学习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和《决定》精神,深入交流了学习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心得和体会。
  如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逐步确立,全社会关注和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而民进在文化建设中有着它独特的优势。
  首先,中国民主促进会是八个民主党派中唯一一个以文化为主要界别的参政党,文化是民进与生俱来的特色。民进的创始人里面有很多文化名人,比如,马叙伦、周建人、谢冰心、赵朴初、许广平、叶圣陶、柯灵、郑振铎、傅雷等等。他们不仅仅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斗士、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文化、出版等领域也是大有建树,为中国的文化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对民进后来成员的界别、形成参政议政的特长,影响至深。在新时期,民进文化界会员秉承我会优良传统,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许多卓越贡献。就拿去年中国发生的很多重要的文化事件来说,很多都和我们民进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比如,去年获得中国社会责任奖的冯骥才先生是民进中央的副主席、民进中央开明画院的院长,去年第二次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张帆先生,是民进中央副主席、福建省社科院院长,亚运会总导演陈维亚、世博会中国馆的副总设计师倪阳、《唐山大地震》的主演徐帆,电影《第一书记》的主演杨立新都是民进会员。民进还有王立平、李前宽、顾长卫、冯小宁、蒋雯丽、蔡明、邓婕等艺术家,赵丽宏、黄蓓佳、赵素兰等作家,言恭达、段成桂、吴山明、陈永镪、唐勇力等书画家,一大批文化界会员活跃在新时期的中国文化舞台上,对国家的文化建设、文化发展同样做着自己的努力。可以说,文化建设问题,是民进参政议政的“老阵地”。文化界中人对于文化的种种情况和问题有着天然的敏感、职业的专长,看得深,虑得远,在文化建设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次,民进历届领导都非常重视文化工作,把文化建设领域的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作为责无旁贷的职责。民进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了“以新作为巩固老阵地,在顺势中开拓新领域”的工作方针,把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作为民进在新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在文化、教育、出版领域竭诚贡献智慧和力量。最近几年,近年来民进特别关注国家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对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深入学习,积极贯彻。民进中央在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把文化立国作为国家战略、文化大部委建设、加强文化立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与提案。
  那么,民进该如何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呢?
  首先,要充分认识文化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找好切入点,选好议题,深入调研思考,积极建言献策。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要以党为师,在坚定政治信念上下功夫;要立会为公,在提高履职能力上下功夫;要参政议政,在实现共同目标上下功夫。
其次,在关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同时,不能忽略“以文化人”,只有人的文明水平提高了,才能促进文化建设。由此,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民进中的部分人正是教育界的领航者,更应该辛勤耕耘,为国家培养一代代栋梁之才,从而提高全民素质。与此同时,应该促进大众文化传播更好地传播先进文化。当今社会大众信息传播飞速发展,而文化、思想、道德、情感等方面并没有同步发展,出现了社会文化样式的纷繁复杂和文化管理能力的不足,有时甚至会出现用先进的传播方式传播平庸的、乃至有害的文化产品的现象,因此,怎样使大众文化传播更好地传播先进文化是个值得研究的命题。
  再次,应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民进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上应转变思路,不仅要吸引一批高层人才参加民进活动,加入民进组织,还应该重点培养一批已经入会的、学术上有一定潜力的年轻人,鼓励他们通过培训、深造、挂职等方式加强锻炼,成长为文化建设的骨干。
最后,要带头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要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我们的文化建设受到西方文化挤压,文化现代化建设很艰难,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必须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为此,文化建设中应该关注学术特别是人文学术的发展,学术特别是人文学术是文化的基石,没有一流的学术和人文学术,很难建立有世界影响的国家文化中心,没有一流的研究就没有文化的基础,很难建立一流的文化。我们必须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和对中国当代文化的系统总结,在全球新文明建设中融入更多的中国元素,向世界充分展示中国文化的先进价值观。
  今后民进将继续增强建设文化的自觉性,在文化发展、文化建设上为全国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进献自己应有的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一年。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程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国家实力的体现,既有经济层面,更有文化层面,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文化建设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国家“十二五”规划对我国文化发展也作出了全面规划。近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的颁布,对于在新形势下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民进全会引起了热烈反响。在日前召开的民进十二届十六次中常会上,与会的各位常委围绕学习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和《决定》精神,深入交流了学习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心得和体会。
  如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逐步确立,全社会关注和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而民进在文化建设中有着它独特的优势。
  首先,中国民主促进会是八个民主党派中唯一一个以文化为主要界别的参政党,文化是民进与生俱来的特色。民进的创始人里面有很多文化名人,比如,马叙伦、周建人、谢冰心、赵朴初、许广平、叶圣陶、柯灵、郑振铎、傅雷等等。他们不仅仅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斗士、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文化、出版等领域也是大有建树,为中国的文化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对民进后来成员的界别、形成参政议政的特长,影响至深。在新时期,民进文化界会员秉承我会优良传统,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许多卓越贡献。就拿去年中国发生的很多重要的文化事件来说,很多都和我们民进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比如,去年获得中国社会责任奖的冯骥才先生是民进中央的副主席、民进中央开明画院的院长,去年第二次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张帆先生,是民进中央副主席、福建省社科院院长,亚运会总导演陈维亚、世博会中国馆的副总设计师倪阳、《唐山大地震》的主演徐帆,电影《第一书记》的主演杨立新都是民进会员。民进还有王立平、李前宽、顾长卫、冯小宁、蒋雯丽、蔡明、邓婕等艺术家,赵丽宏、黄蓓佳、赵素兰等作家,言恭达、段成桂、吴山明、陈永镪、唐勇力等书画家,一大批文化界会员活跃在新时期的中国文化舞台上,对国家的文化建设、文化发展同样做着自己的努力。可以说,文化建设问题,是民进参政议政的“老阵地”。文化界中人对于文化的种种情况和问题有着天然的敏感、职业的专长,看得深,虑得远,在文化建设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次,民进历届领导都非常重视文化工作,把文化建设领域的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作为责无旁贷的职责。民进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了“以新作为巩固老阵地,在顺势中开拓新领域”的工作方针,把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作为民进在新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在文化、教育、出版领域竭诚贡献智慧和力量。最近几年,近年来民进特别关注国家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对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深入学习,积极贯彻。民进中央在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把文化立国作为国家战略、文化大部委建设、加强文化立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与提案。
  那么,民进该如何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呢?
首先,要充分认识文化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找好切入点,选好议题,深入调研思考,积极建言献策。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要以党为师,在坚定政治信念上下功夫;要立会为公,在提高履职能力上下功夫;要参政议政,在实现共同目标上下功夫。
  其次,在关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同时,不能忽略“以文化人”,只有人的文明水平提高了,才能促进文化建设。由此,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民进中的部分人正是教育界的领航者,更应该辛勤耕耘,为国家培养一代代栋梁之才,从而提高全民素质。与此同时,应该促进大众文化传播更好地传播先进文化。当今社会大众信息传播飞速发展,而文化、思想、道德、情感等方面并没有同步发展,出现了社会文化样式的纷繁复杂和文化管理能力的不足,有时甚至会出现用先进的传播方式传播平庸的、乃至有害的文化产品的现象,因此,怎样使大众文化传播更好地传播先进文化是个值得研究的命题。
  再次,应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民进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上应转变思路,不仅要吸引一批高层人才参加民进活动,加入民进组织,还应该重点培养一批已经入会的、学术上有一定潜力的年轻人,鼓励他们通过培训、深造、挂职等方式加强锻炼,成长为文化建设的骨干。
  最后,要带头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要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我们的文化建设受到西方文化挤压,文化现代化建设很艰难,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必须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为此,文化建设中应该关注学术特别是人文学术的发展,学术特别是人文学术是文化的基石,没有一流的学术和人文学术,很难建立有世界影响的国家文化中心,没有一流的研究就没有文化的基础,很难建立一流的文化。我们必须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和对中国当代文化的系统总结,在全球新文明建设中融入更多的中国元素,向世界充分展示中国文化的先进价值观。
  今后民进将继续增强建设文化的自觉性,在文化发展、文化建设上为全国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进献自己应有的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返回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