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OXINGMINJIN   2011·4


 

抓住专题 建言献策 终成正果

□ 李基阳

  9月14日,绍兴县建设局、规划局在富丽华大酒店召开“绍兴县柯桥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开发研讨会、名人志士座谈会”,主要内容是评审南京东南大学杜顺宝工作室和绍兴县规划设计院编制的规划方案,本人作为柯桥两名本土人士之一参加了这次会议。
  为何邀请我参加此次会议?因我对柯桥古镇的调查研究已历时十余年,光是撰写成文的各类材料至今已达22篇,总计约三万多字,发表于报刊的有8篇。2010年县建设局、县报社征文“金点子”开发古镇,我撰写的《珍惜古镇遗产,大力提升品位》获得“金点子”一等奖,并于同年11月5日出席建设局的颁奖大会,我欣喜地看到会上发的《绍兴县柯桥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开发规划》方案中,我的几个核心建议:复建融光寺、柯桥商会、柯镇司和开挖寺西河,都被采纳。更让我惊喜的是,在这次颁奖大会上和会后的补充建议“提升古镇水上环游功能,还必须恢复沈家溇并连通运河,以使水网贯通”,居然在今年编制规划中也被采纳(当然其他也有人附议)。如今这个规划已在会上通过专家论证,县里将按“阳光规划”操作公布。按照规划,从2012年起,花三年时间就可以把柯桥古镇打造成“以古镇旅游为重点,还原真实的社会生活,融传统商业、居住、创意、休闲等业态于一体的,展示绍兴水乡古镇风貌与历史文化的复合型历史街区。”到那时,柯桥老区居民盼望已久的重现老柯桥昔日辉煌将得以实现,老区居民切盼已久的生活改善也能得到满足,我们作为反映民声的代表也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因为毕竟向我们反映意见、要求下情上达,历时已有十多年之久了。我抓住“重现古镇辉煌”的课题,如此固执地调查研究,现在总算有了着落,内心感受颇多。
  我最主要的体会有两点:
  第一,动力来自民主党派的使命感。
  2001年8月6日,当时民进县总支主委戴弋明,为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职能,举行了一次声势很大的与县府领导的恳谈会。戴主委动员会员要抓住这个机会在会上直陈建议和意见。那次恳谈会阵容之大是我历次少见的,不但政协主席赵六四领衔出席,副县级的领导还有常务副县长章永华、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建林、县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孙黎明,当然还有主要的局、办负责人。我作为总支委员认识到这是民主党派参与政治的难得机会,就决心把柯桥老区居民的呼声在会上反映,我带去一幅配合发言自己绘制的桌面大小的示意图,以更形象地阐述意见。在会上,我当场悬图讲解。8月27日《绍兴县报》的“统战之窗”栏目头篇就全文刊登我的发言稿《关于“江南水乡名城”——柯桥的几点思索》。就是那篇文章中提出的贯彻“水上环游原则”,“开通老区委至官塘河一条小河及原沈家溇底至官塘河两条线路”等一些主要设想。这些均在这次规划方案中得到了体现。
  民主党派组织上的这种明确的方向,提醒我要更认真地建言献策。总支尽管换了届,但这种作风仍“发扬光大”,而支部也把调研列入年度工作重点。1988年我任第一届支部主任时就有深切体会的,那时,我们每年总要确定一、二个中心调研课题在县政协大会上作发言材料(我本人作为政协委员更是义不容辞),以后支部已换了三届,但每届都坚持不懈。可以说每年向我施加“压力”动动笔头,的确,有了压力才有动力,才不致惰怠,才写出这二十多篇调研文章。
  第二,建言献策要抓准议题一抓到底。
  这里还得从2001年的恳谈会的发言说起。其实在以前的历次调查中,柯桥老居民给我们充斥于耳的普遍声音就是迫切希望挽救“金柯桥”的命运,他们不甘心再这样衰败下去,被人们排除在江南水乡古镇之外。人们希望在尚存的历史文化资源上通过重建老建筑、改善环境等手段发挥古镇三桥四水魅力,带动旅游使古镇具有长效生命力。他们长期呼吁,觉得自己力量不够,才企望外界通过各种渠道向上反映,他们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向我们民主党派提供资料,要求下情上达。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理应担负起这种责任。自此,我开始特别重视这个专题,有意去接触本土各界人士。融光桥畔的融光书画社成了我常去的地方。书画社老板吴新斋是个热心于斯的人士,因为他的店地处古镇核心精华地段,是居民的议论中心,在那里可以听到各阶层声音和获得第一手资料,如有关融光寺和急水弄街、河的资料。群众的一致意见是一定要让政府重视挽救古镇这件大事,决心群策群力不达目的不罢休。
  群众有这样的决心,我们作为他们的喉舌应该积极配合发出强有力的声音,这就需要有理有节有说服力的上传资料。为此,在我们支部的策划下,我担当起把这个议题一抓到底的重任,自此开展各种访谈、查阅资料、走访有关部门,幸好我多次被聘用参加各种调查(如“天南地北绍兴人”、“村落文化”、“水文化物质遗产普查”、“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杭甬运河作为大运河延伸段申报世界遗产调查”),积累了许多有关柯桥方志的材料,使我更坚定柯桥古镇具有鲜明水乡泽国特征的不可多得的地域标本,不应该在现代城镇建设中被埋没。
  2002年我在《关于治理古镇,创建文化商旅带的建议》一文中大声疾呼,在风起云涌的“江南传统文化商旅带热潮中要占有一席之地;2007年,在《弘扬地域文化开发文化遗产》”一文中,我据理论证柯桥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水资源、水文化特征,众多专家都慧眼相中柯桥的龙舌嘴、三桥四水旅游品牌潜力,早在2001年《绍兴县县域规划细要》中就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重要的风景旅游资源并且计划建设“龙舌嘴水乡古镇风情旅游区”。为什么时隔六、七年,把现成资源放在一边,又要另起炉灶到新城区两湖一河搞“文化商务旅游”的,毕竟后者吸引的只是一小部分人士,而前者古镇特色旅游能集聚大众化的人气,社会效益是无法与此比拟的;2009年在《不能忽视柯桥老城区开发》一文中,我把柯桥“新城商务旅游”和“古镇水街”作了比较,我认为要形成新开河商务旅游带是主观驱动,犹如浙江大学人文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傅建祥所说“最怕的是引进一个教授来规划”,因为这类教授有“将别处自己规划的东西拿来”,抄袭自己搞个试验之嫌,据此,提请决策者酙酌衡量。时光到了2010年,县政府终于有了开发古镇的决心,这次是以“保护和开发柯桥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名义的项目进行的,我真钦佩提出这个口号的创意者,因为柯桥作为浙江省首批18个历史文化街区,在1991年就公布了,现在重拾这个口号是名正言顺切中要点的,大家都能接受,你想,十年过去了,谁还能对保护和开发提出异议呢?当然,形势也在变,柯桥段铁路高架后,南北车道变坦途,绍兴县南闲区块旅游网络将与柯桥成片,这为建设旅游大县奏响强有力的进行曲。这也振奋了被遗忘的老区居民的爱乡精神,他们欣喜的是终于看到在他们这一代没有把“金柯桥”这个名字尘封起来。我们一帮摇旗呐喊的人,也终于看到出台开发古镇有我们一分价值的体现。我们矢志不谕地紧追这个议题,终于有了着落。
  我们在抓住专题,追踪调查过程中,除了感受到老百姓深切的爱乡之情外,还感受到政府职能部门转变作风时代精神,如有一次我和几个市民在漫步县行政中心亚南而新开河沿湖林地时,发现一个休闲小岛竟然开设了一家“农家饭店”,而且把小桥给封锁了,我们商议要反映,由我打电话给建设局,初时,对方也感到惊讶,因为他们十分重视城区河道特别是新景区河道的保洁问题,这个小岛没有排污设施,肯定要污染河道,而且建设用地规划没有商业项目,明显是违规,他们回复说会取缔的,可是第三次电话回说“你们不用打电话了,会处理的”,此后我通过民进组织“民情意见表”反映,还是石沉大海。至今饭店规模反而更大了。而去年,当我的应征“金点子”文章发表后,不多久,建设局就派一名规划师及三名女同志主动访问我们,恳切征求意见建议,这件事,使我不仅感到,政府为民服务的主旨思想在不断进步,同时我也体会到,只要深入主题立论正确,事出有据地建言献策,我们的参政议政功能是能够发挥出来的。
  以上是我就自己亲身经历的来讨论我们民主党派成员如何体现党派意识的体会,今后我将以其中成功的经验坚持下去,更积极地探索建言献策方略,希望再有所进步。

   

返回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