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OXINGMINJIN   2010·4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学理思考

□陈伯怀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我国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从目前开展情况来看,还是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即“理论研究多,实际推动少;口头说得多,实际行动少;形式东西多,实际效果少”。人们对当前社会道德滑坡、行为失范乃至信仰危机,内心充满着焦虑,衷心赞同党中央这一重大理论创新,但鉴于以往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又不免有着不少担忧,企盼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扎实有效推进,真正发挥其在凝聚力量、引领风尚等方面的重大作用。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的是调整人的行为方式。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的行为是受着人的意识的控制和调节、是以人的心理变化为基础的。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外在客观要求转化为公民的人生态度、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需要抓好三大环节,实现三个转化。
一、晓之以理——从理论形态向心理形态的转化
  知是行的前提或基础,一个人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不可能发生某种行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传输到人们的意识里,让大家了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道自己作为一个公民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把文字的理论形态的东西变成受教育者心理形态的东西。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实际上并不那么容易。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中,台上讲得满头大汗,台下一点感觉都没有的现象比比皆是,“只顾耕耘,不问收获”的灌输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这一环节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实现两项基本任务:一是激发动机。众所周知,动机是激励人们去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或内部力量,只有当人们对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一定的愿望和要求,他才有可能积极地接受这方面的信息,教育才能产生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关键在于如何因势利导,让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代表着大家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才能激发起受教育者的愿望、动机,调动起他们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二是明确目标要求。不同群体、不同类别有各自的认知特点,他们接受教育的可能性、接受的方式、接受的程度也有所不同。组织者要根据群体特点,提出相应的要求,由抽象化为具体,由理论化为现实。有接受的动机和明确的目标要求,理论形态转化为人的心理形态就水到渠成。
二、动之以情——从认知形态向心理认同转化
  人生理上要消化,吃了食物不消化,那就什么营养都吸收不了。心理上也要消化,心理学称之为认同。外部要求接受了但不“消化”,不能得到受教育者心理认同,或者说不能内化为个人情感意志,就很难转化为人的自觉的行为方式。
  做到“知”不等于认同,认同是“知”和“行”的中介,比如闯红灯的人并非不知道交通规则,他们是心理上不认同,认为这个交通规则和自己没关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自然也难成为他们的行为准则了。认同,不能简单地靠发几个文件、开几次会、作几个报告能解决问题的。
1、认同,要以理服人。
  马克思曾深刻指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基于良好的主观愿望的空想,而是建立在严密的科学论证基础的必然逻辑,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同时,它又是根据国内国际形势和人的思想、文化带来的理性价值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只有全面、深刻、理性分析论证,用事实说话,这样的教育才能使人信服;用严密的逻辑,这样的教育才能有吸引力;用透彻的分析,这样的教育才能说服人,使受教育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理性认知,达到认同。
2、认同,要以情动人。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急功近利的社会心态凸现,自我为核心、利己主义膨胀,有些人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甚至不惜损害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避免要与之发生冲突。功利价值是一切价值的基础,“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克思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要和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相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要求是相一致的,要善于把核心价值体系和群众关心的具体利益相联系(具体利益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联系得好,讲得透彻明白,受教育者就认同,反之,则不然。大爱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动力,没有对生命的真谛、美好社会的追寻,难以真正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要引导受教育者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把个人追求和社会奉献结合起来,在社会价值体现中实现个人价值。
3、认同,要以诚待人。
  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任何人不应以教育者自居,要以平等的身份,亲和的形象,从思想上疏导,民主说服,帮助受教育者正确看待理解社会现象和存在问题,要畅通建言渠道,听取大家对核心价值观从内容到实施途径、方法的意见建议(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很好的宣传教育),在民主过程中增强主体意识,在思辨中更加理性把握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三、导之以行——从价值评价向价值行为的转化
  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落实或归宿。达到这个转化,最有效的办法是典型示范。最近,中央新闻采访团专题采访郭明义。采访后,《人民日报》一位记者深有感触地说:“仅靠文件和材料理解不了郭明义。要走近郭明义,走进他的精神世界,会发现他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热爱家庭,有血有肉,是一个真实的人,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采访过程中,记者们被郭明义的崇高精神所感染,纷纷行动,自发为希望工程捐款,奉献爱心,掀起一个学习小高潮。这里给我们一个启示:身边的典型,生活中的先进,更可信、可亲、可敬,更生动更直观,更有示范效应。
  全国各地都在开展先进模范的评比表彰宣传,确实起到较好的效果,但作为老百姓看得见、够得着、学得会的典型莫过于各级领导。对领导来说或许有些苛求,但理论和实践证明,领导示范作用非同小可。一般来说,领导者在一个组织中是最有影响和感召力的。树立和践行核心价值观,领导必然是发动者、组织者、宣传者,如果说了,自己不去做,或者说一套做一套,群众是看在眼里的,你讲的、号召的,失去可信度,甚至令人反感,效果就大打折扣。我军一位高级将领在分析解放战争取胜原因时说,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最大区别在于:国民党的军官常常是“弟兄们,给我冲”,而共产党军队的指挥员则是“同志们,跟我冲”。两支军队的士气可想而知了。现在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出现问题,这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所以,中央提出选拔领导干部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有深刻道理的。
强化各级领导在树立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中的责任意识和表率意识,使之成为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模范践行者,全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和践行也就容易得多了。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重大时代课题,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只有人人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才能汇聚起强大力量,共同推进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的健康发展。
(作者系绍兴市政协副主席、民进绍兴市委会主委)

   

返回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