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OXINGMINJIN   2007·6


 

构建绍兴市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 体系的建议

 

关于构建绍兴市城乡一体化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议
□ 民进绍兴市委会通过对绍兴农民文化生活现状、乡镇图书馆(室)建设状况及市县公共图书馆读者构成情况的调研,提出构建绍兴市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议,以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赋予农民公平享用公共图书馆资源的权利,形成以城带乡、共同进步的发展新格局。
一、基本现状
1.农民文化生活现状。
近几年来,绍兴农民文化生活总体情形有所改善,但按照小康社会的要求和建设文化强市的目标,我市的农村文化建设犹存不足,文化设施相对经济实力是滞后的。全市有村级文化站117个,有61个站舍的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下,占52%,40个文化站有站无舍,占34%,文化设施匮乏,农民文化生活现状不容乐观。大部分农民的闲暇时间在打牌、搓麻将、闲聊中打发,文化真正的教化功能渐趋弱化。我们在越城区皋埠镇岑墟村调研时发现,该村1003名村民中有67%的人具有阅读能力,在具有阅读能力的村民中问卷:“如果村中有像样的图书室,业余生活会选择去图书室吗?”有95%的村民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农民不是不想读书,而是由于能够激发阅读愿望的外部诱因太为缺失,与城市居民相比,他们还处于公共文化资源的边缘地位。
2.乡镇图书馆(室)建设状况。
目前,绍兴市乡镇图书馆(室)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
乡镇领导普遍对图书馆(室)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在与乡镇领导的接触中,他们对图书馆(室)建设的不重视是那么理所当然,因为他们要重视的工作实在太多了。有的乡镇干部告诉我们,经济不搞好,生活不滋润;集镇建设无起色,领导不满意;办好图书室年年要花钱,乡镇哪来这么多钱?
大部分乡镇为了应付检查,愿意对图书馆(室)进行一次性投入,却很少愿意每年投入,导致图书馆(室)基础设施落后、馆舍紧张,运作后劲无力。乡镇图书馆(室)要生存发展缺乏基础。
3.绍兴市公共图书馆读者构成情况。
目前,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6个,包括地市级1个,县(市级)5个,总藏书量146万册,2006年,全市公共图书馆接待读者138.9万人次。对全市公共图书馆读者构成情况的调查结果,农村读者所占比例微乎其微。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资源,其受众普遍局限于城市居民,这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是不公平的。
二、几点建议:
1.建立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
以绍兴图书馆为中心,联合县(市、区)图书馆,整合乡镇(街道)、村级(社区)图书馆(室)资源,在公共检索、馆际互借、协调采购、电子信息资源等方面实现联合建设和服务。通过现代技术,各成员馆实施读者“一卡通”,所有的成员馆只向读者办理一种共同的联合读者卡,读者手持这一张卡,就等于拥有了所有成员馆的服务承诺,只需在各个成员馆提供的服务项目中选择、确认自己所需的项目,就可以接受相应服务。读者对各成员馆的馆藏书目信息、读者信息以及其他数字化资源进行实时检索,并可以在成员馆范围内进行图书文献的异地借还,通过就近的一家图书馆(室)来借阅或归还所有成员馆所提供的图书资料。
2.转变管理模式,实行财政统筹。
转变原有乡镇政府对乡镇图书馆(室)的分散投入模式,集中由市(县)级财政统筹,由市、县级图书馆统一管理,变分散的行政管理为集中的行业管理,实现图书馆资源的统一配置,使乡镇图书馆(室)为市、县级图书馆的分馆,并根据各个乡镇的地理位置、人口密度等因素,对各乡镇图书馆(室)的馆舍、设备、经费、人员、图书资料等进行统筹安排,使各种资源达到优化组合。
3.建立统一的采购编目,促进图书文献的合理布局。
构建市、县、乡镇图书馆管理和资源高度共建共享的网络体系。实现市、县、乡镇图书馆(室)的技术联网和书刊文献的统一采购、集中编目,促进图书文献的合理布局。
建立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需要。只有先进文化扎根乡村,融合城乡文化,构建城乡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才能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赋予农民公平享用公共图书馆资源的权力,形成以城带乡、共同进步的发展新格局。而他又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才能实行。

   

返回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