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企业家信心指数】也称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是根据企业决策者对企业外部市场经济环境与宏观政策的认识、看法、判断与预期(对“乐观”、“一般”、“不乐观”的选择)而编制的指数,反映企业决策者对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信心和预期,是企业决策者对当前宏观经济状况及未来走势的一种感受、体验与期望。

【企业景气指数】也称企业综合生产经营景气指数。是根据企业决策者对本企业当前生产经营情况的判断及未来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预期(对“良好”、“一般”、“不佳”的选择)而编制的指数,是企业决策者对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及未来景气动向的一种综合评价和判断。

【景气指数】又称景气度,是对企业景气调查中定性指标的定量描述,以直观地反映经济所处的状态。景气指数采用纯正数形式表示,以100为临界值,取值范围在0-200之间。当景气指数大于100点时,表明经济状况趋于上升或改善,处于景气状态;当景气指数小于100点时,表明经济状况趋于下降或恶化,处于不景气状态。

 

2012年之后改变计算方法:

1.计算方法改进说明:为更充分体现企业景气调查对经济形势的预判功能,从2012年一季度开始,企业景气指数的计算方法,改进为对当前形势的判断和对未来预期的综合,并赋予预期相对更高的权重。

2、指数计算方法:企业景气指数=0.4×即期企业景气指数+0.6×预期企业景气指数;即期企业景气指数=企业负责人对本季度本企业综合经营状况回答良好比重-回答不佳的比重+100;预期企业景气指数=企业负责人对预计下季度本企业综合经营状况回答良好比重-回答不佳的比重+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