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OXINGMINJIN  2014·3


 

语文教育的质量
说到底是语文老师的质量

□陈海虹

  在我看来,语文分数的逐步提高,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这一变革,让我们一线的语文老师在欣喜的同时又倍感压力。欣喜的是,长期以来学生普遍“怠慢语文”的情况会有所好转。另一方面,分值和压力还是成正比的。分值提高了,学科压力也就跟着增长。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对语文老师的要求都会提高,不单单是学时方面、教学任务的增加问题,各方面都会被更高要求。分数的提高,意味着考试时间必须延长、试题容量必然加大,对学生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这也意味着对语文教育现状不尽如人意的理性认识和对语文教育改革实现实质性突破的无限期待。
  但令人焦虑的是,当前语文教育的外围环境并不理想。一方面,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网络语言的随意和粗鄙,极大地破坏了本来纯净雅致的汉语使用环境。另一方面,从教育界内部看,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从幼儿园到高中,语文教学被过度技术化,沦为工具的训练和训练的工具。比如,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背诵范文并整合、套用,这种训练使得孩子们形成了两套截然不同的话语体系,一套是真心话,一套是假话空话。长此以往,将对整个社会的文风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从更深层意义讲,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涉及到的是一个中国语文教师的转型问题。语文教师到底该怎样做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从容面对这场严峻的考验?我们又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老师呢?于涟老师有句话说得很好:语文教育的质量说到底是语文老师的质量,语文教育发展得如何,关键在语文教师自我发展得如何。也就是说,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素质,教师素质决定教师的职业命运。
  我觉得,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首先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国度,作为语文教师,对祖国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应有大致了解,四大名著肯定是要看的。另外如孔子,他提出的“因材施教”,至今影响深远,还有他提出的“每日三省吾身”,作为一名教师更要具有反思的品格。一个教师一生教书30年,大概有1万个课时,如果每堂课都能进行反思,每课一得,肯定能成为教育家。其次,作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对艺术、哲学方面都有所涉猎。对近代名家更应关注,比如鲁迅的激昂、林语堂的幽默、老舍的平和、冰心的清雅、朱自清的超然等等。除了要有文化的积淀以外,语文的知识融会贯通,对于非本专业知识的积累,也是语文老师的必备。总而言之,知识储备量越丰富,会让语文老师具备更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系民进塔山学区副主委陈海虹应邀《绍兴晚报.求学导刊》“语文高考改革”论坛上的讲话)

   

返回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