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采取一系列有力有效的举措,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张金如书记和钱建民市长多次在全省大会上交流发言,“绍兴经验”成了全省新兴产业培育的典范。
我们认为,绍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在良好开局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坚定信心、坚持不懈、抓紧抓实,切不可“时紧时松”,更不能“半途而废”。为此,我们提出五点建议:
一、破解科技瓶颈,以先进的技术支撑发展。虽然我市已集聚570家规模以上新兴产业,但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企业并不多,自主创新能力偏弱。因此,要加强新兴技术研发,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和新产品的研发。要加大科研投入。到2015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要力争达到4000亿元,按研发投入2.5%的标准计算,需要研发经费100亿元。我市的研发经费远远不足,2011年市本级科技三项经费仅3500万元,而广东省仅一个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就可获得500~5000万元的补助。为此,政府要切实加大对科技研发的引导和投入,要研究激励办法,形成政府资金引导与企业投入为主相结合的新型创新投入机制。
二、破解项目瓶颈,以优质的项目带动发展。要多途径生成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项目、兼并重组一批相关项目、转型升级一批传统项目”等多种方式,促进项目生成和实施。要完善项目准入机制,把好项目质量关。要优化项目服务,在项目咨询、联系、协调、审批、配套、落地等方面,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优质服务。要建立项目退出机制,对未按要求开工建设,或者未按要求实施且产能低下的项目,加大清退力度,促进集约用地。
三、破解人才瓶颈,以优秀的人才引领发展。要加大力度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要注重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快公共实践基地的建设。
四、破解市场瓶颈,以优良的市场环境吸引发展。通过组织新产品展览会、推介会等,帮助企业开拓市场。要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产业规划。要加强对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的保护,相关部门要对仿冒侵权、科技人员恶意“跳槽”、泄露商业机密等行为,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制约。
五、破解政策瓶颈,以优惠的政策扶持发展。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强化考核,确保政策的执行和实施。例如我市已有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公司,新兴产业银行,但尚未建立可操作的运作机制,因此要抓紧研究配套政策,创新金融产品,拓宽扶持渠道,努力使我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现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