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OXINGMINJIN   2012·1


 

为文化兴国集智聚力

□ 严隽琪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多彩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广大人民的热切愿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文化体制改革也有显著成效,文化领域创新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认识到文化的双重属性,即精神属性和商品属性,从而提出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统筹发展、协调发展的思路。但是,一些深层次、体制性的矛盾和问题仍待解决。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体现出执政党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说明了执政党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措施,为我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开始迈向文化强国的伟大进军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总体上看,“文化强国”要从三个层次去体现:一是核心理念,一个社会必须建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要提出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核心价值观念,能给人以震撼,能打动人心、凝聚人心,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背景下,影响世界、引领社会思潮、形成最大的社会共识。二是传播体系,是否有合适的传播话语和传播体系。建立广泛的和坚强的公共传播体系,既要内宣有力、又要外宣有效,既能影响世界、又能凝聚国人共识,把握住话语权。这就与社会建设、与文化传播体系和文化传播手段等等有关。三是产业体系,这是市场的问题。拥有充满生机活力的文化产业体系,能够在市场上进行强有力的竞争,能够具有响亮的品牌。
  上述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魂”的问题,后两个层次是“体”的问题。中国要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强“魂”健“体”,加深对于文化建设规律的理解和把握。我们要大力倡导、传播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使之为我们在思想认识与待人行事中的准则,使之成为世界认识、理解、接受、赞同中国发展道路、愿意和中国合作的催化剂。同时也要在“体”的建设方面下功夫,做实事,真正做好文化体制改革,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和支持。在中共中央《决定》的指引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行政职能,一方面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即文化事业的发展,为人民提供健康的、公益的、全覆盖的、不受市场左右的文化服务;另一方面要支持市场化改革,完善法制,以企业为主体,鼓励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力倡导社会的核心理念,为人民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要让人民在市场所提供的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中获得更多的精神享受。在《决定》的指引下,造就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多出文化的精品力作,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让中华文化的独特意义和价值为世界所了解,最终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返回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