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OXINGMINJIN   2009·2


 

网络问政:网民与官员一齐成熟

□ 怡 然

  一起7年未破的枪击案,随着死者家属不断在网络上发帖而备受关注。毕竟网络媒体尚在成长中,人人握有“麦克风”,个个堪称“公民记者”的年代,无论问政者抑或执政者都不是个个成熟的,不少程序尚待规范。
  一起7年未破的枪击案,随着死者家属不断在网络上发帖而备受关注。近日,云南宜良县公安局实名对此作了回复,就该案一直未破向受害人家属深表歉意,同时表示绝不会放弃侦破工作。在网上实名回贴,这虽非破天荒,但还是让公众欣喜。客观效果是,此前一边倒地指责警方的网络舆论出现变化。
近来不时听到人们议论说:现在幸亏有互联网。可不是,要没有公民的网络表达、网络监督、网络问政,那么多社会公共事件何以能如此迅捷地大白于天下?人民日报人民网的“网络问政”大型调查显示,69%的参与者认可网络对领导的监督作用,对“网络问政”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充满期待。无独有偶,半年多前,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的民调也显示,71.9%公众认为网络表达将成中国式民主建设的新通道;68%公众认为这有助于人们提出对国家建设有意义的建议和对策;57.3%公众认为这有助于拉近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距离,建立亲民的和谐政府。
  不过,毕竟网络媒体尚在成长中,人人握有“麦克风”,个个堪称“公民记者”的年代,无论问政者抑或执政者都不是个个成熟的,不少程序尚待规范。在一定意义上,两者处于“同一年级”。就执政者而言,如何直面网络监督,是对执政智慧和执政能力的考验。相当一个时期,许多官员对网络问政或暴跳如雷,或张皇失措,或置之不理。今年年初发生过一个故事。去年第4季度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和社科院公布的调查失业率数据不同,一些网友质疑“政府部门说假话”。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座谈会上,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委的官员说:“今后只要网上出了个什么东西是需要解释的,不用请示我,赶紧上网去解释,别把问题拖成一个不得了的大问题。”官员正是在反复实践中,逐渐学得聪明起来,明智起来,主动起来。
  另一方面,就问政者而言,网络素养的提升、网络行为的规范,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灌水”随心所欲,“拍砖”信口开河,不合己意便一味唱反调,仅凭个人的思维定势便妄加臆断,凡政府行为则先横加指责一番,有些“网络观光团”肆意起哄,暴戾之气盛行网间……凡此种种,都是不理智、不成熟、不文明、不规范的表现。
  执政和问政,是对立的统一。倘若双方都能基于法制、基于理性、基于建设性,在约定俗成中形成必要的“网络议事规则”,将无序纳入规范,将言行归于文明,而政府则建立起网络发言人制度,民有所呼,必有所应,那么中国政治文明的气息,将会更浓郁。

   

返回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