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议政是参政党的重要使命,是党派工作的命脉,如何进一步团结全体会员,发挥群体优势,参政为民,履行职责,这始终是绍兴民进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最近3年来,本届市委会在参政议政方面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发挥群体优势,参政议政工作参与面不断扩大。
市委会在参政议政活动中十分注重发挥民进组织的整体功能和群体作用,不断扩大参政议政的参与面,调动和汇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参政议政骨干队伍。主委亲自抓,驻会副主委也倾注了大量心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效果。
根据民进会员分布在社会各界,贴近群众,联系广泛的特点,市委会要求广大会员做反映社情民意、参政议政的有心人,一方面积极向所在单位建言献策,另一方面通过有关途径及时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长期以来,各基层支部开展“我为家乡献一计”活动,要求每位会员就两个文明建设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每年提出至少一条有质量的意见建议,或反映一条有价值的社情民意,这已成为绍兴民进一项特色活动。在此基础上,近几年来市委会还倡导“一支部一课题”活动,促进基层支部主动开展议政调研工作的积极性。这些来自一线的意见建议和信息,经过分析疏理,其中有些作为社情民意反映给有关部门,及时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一些有代表性、宏观性的问题则被吸收提炼升华为我会参政议政课题,经过调研和论证,转化为集体成果。通过这些活动,广大会员的政治参与意识得到加强。2003年在市政协发起的“我为绍兴大城市建设献一策”活动中,民进会员踊跃参与,其中有18策因见解独到、有新意而入选《绍兴大城市建设百策集》,占入选总数的9.1%。
近几年来,一大批民进会员走上参政议政的重要岗位。目前,会员中有2人担任县处级政府实职;有58人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占会员总数的20%,其中全国人大代表1人,市人大代表4人(包括常委1名),县(市)人大代表2人:有省政协委员3人,市政协委员24人(包括1名副主席、7名常委),县(市)政协委员24人。他们都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又有一定的政治素养,由此组成智囊团,为绍兴民进参政议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绍兴民进现有12名会员被聘为市、县两级特邀陪审员、教育督导员、监察员和行风监督员等,近年来人数和监督工作的范围都在不断扩大。这些特约人员积极履行民主监督职责,把日常监督工作与参政议政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就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为规范我市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为部门行风建设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市中级法院特邀陪审员章玉安同志在参与审理一件杀人大案中,以高度的责任感,避免了一起错判错杀案,被省高级法院授予二等功。
二、探索调研机制,参政议政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
为更好地发挥整体功能,加大参政议政工作力度,本届市委会着重在建立和健全参政议政工作机制上进行探索。我们感到,要做好参政议政这项工作,除了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外,还要有得力的措施,要有机制和制度上的保证。2001年底,市委会在原有的参政议政核心小组的基础上,新组建了议政调研处,专门负责我会参政议政工作。议政调研处在市委会的指导下,在每年年初即制定全年的工作计划,分阶段具体实施。自2002年起,市委会以文件的形式下达“年度调研课题及实施意见”,对全年议政调研工作从课题内容、调研进度到操作过程,提出较为刚性的要求,初步建立了比较切实有效的议政调研机制。市委会还要求各级民进组织将参政议政作为第一要务,在每年度的合格支部考核、先进支部评比和先进会员评比条件中,参政议政工作都是必备的而且权重系数最大的项目,从而使参政议政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的轨道。
参政议政工作是本届市委会逢会必讲、常讲常新的主题,其中有多次是参政议政专题会议。2002年、2003年,市委会每年至少召开四次参政议政工作会议,分别就参政议政工作进行部署、研讨、协调、总结和表彰,使这项工作逐步趋于制度化、规范化。
三、拓展新的领域,参政议政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近几年来,绍兴民进本着“巩固老阵地,拓展新领域”的精神,努力拓展参政议政新领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两会”上的发言和提案内容不仅有原熟悉的教育、文化方面,而且扩大到农业、城建、旅游、经济、文保、精神文明等领域。在课研方式上则突破单兵作战或几个人孤军作战的传统模式,而是跳出窠臼,采取上下联动、左右联动等方式,努力提高调研质量。2003年,章玉安同志在市民主党派调研成果汇报会上作《做大做强,全面提升我市服装业竞争力》的发言,孟建新等同志完成的《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实行城乡公交一体化》调研报告,金国胜等同志完成的《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关系》调研报告,都为民进的参政议政和调研工作开拓新领域开了一个好头。
做好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也拓宽了我会参政议政渠道。三年来,市委会向民进省委会、市政协、市委统战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近50条。其中多条信息被有关部门采纳,有的被省政协采纳,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或得到批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受到市政协的表彰和肯定。
近三年来,绍兴民进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市“两会”上共提交建议26件,递交提案123件(其中集体提案16件)。在市政协大会上,代表市委会作大会发言的有:马亚振同志的《统筹规划,科学运作,积极应对城市管理面临的新问题》、章玉安同志的《创建学习型城市,为提供跨越式发展提供新的支点》、胡青蓝同志的《大城市建设中要善待失地农民》;另外,大会书面发言有《进一步加强汤浦水库水源环境保护,确保小舜江原水可持续利用》、《贯彻落实〈劳动法〉,加强对劳动者权益保障力度》等。2002年,市委会向市政协递交的《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加快我市城中村、城郊村改造》的提案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由市政府王永昌市长和市政协沈云姑主席分头亲自督办;绍兴县总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县政协大会发言,市委副书记顾秋麟同志作了批示。还涌现一批高质量的提案,其中市委会的集体提案《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加快我市城中村、城郊村改造》、《贯彻落实劳动法,加强对劳动者权益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和由王松泉同志领衔的《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亟待重视》等提案先后被列为市政协的重点提案。由民进绍兴文理学院支部负责调研,林慧莲同志主笔撰写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作为市委会的集体提案被评为市政协优秀提案。
参政议政工作质量的高低,最终体现的是我们绍兴民进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理论建设、机关建设、制度建设等各项工作的综合水平,高质量的参政议政工作也必将带动和促进市委会各方面工作的完善和提高。2002年度,绍兴民进被民进省委会授予“参政议政先进集体”称号。我们为此感到欣慰,但同时也感到我们的工作与会中央的要求还有距离,与其他兄弟民进组织还有距离。
下一步,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加强学习。市委会提出要建设学习型组织,做学习型的参政党成员。我们一定要坚持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用学习来提高我们参政议政工作的质量。我们要巩固老阵地,开拓新领域,用新的知识、新的视角进行观察思考,要努力学习现代科技、法律、金融等多方面的知识,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2.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这是做好参政议政工作的基础条件。要努力在会员中发现和培养参政议政的人才,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参政议政骨干队伍。必要时可以借用和吸纳非会员,包括党内人士、民进之友参加我们的调研课题组。要以我们的敏锐性,着重就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困难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建言献策。
3.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要积极探索有利于提高参政议政质量的工作机制。对于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些好的工作方法和经验,要加以总结,同时要与时俱进,不断加以完善。要加强与人大、政协、政府对口部门的联系,加强与兄弟地市民进组织的联系,广泛征求会内外知名人士的意见,使参政议政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4.进一步加强信息网络建设。要积极构建民进全市性的参政议政工作机制和信息网络,畅通信息渠道,努力做好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存储工作,不断完善信息交流机制,充分利用www.sxmj.org《绍兴民进》网站,利用因特网进行信息传递,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搞好参政议政工作是建设适应二十一世纪高素质参政党的需要,让我们继续发挥群体优势,不断总结经验,勇于开拓,善于创新,把我们绍兴民进的参政议政工作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